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石塔光明照夜灯,武尊宫阙郁觚棱。至今洒涕吾孀语,携酒相寻白鸟陵。
不须成佛不生天,纳纳乾坤任放颠。解识妇人醇酒趣,英雄退步便神仙。
东南巨浸五湖深,古寺维舟正夕阴。客到山僧罢清磬,雀諠晴日下高林。
夹洲烟火三家市,满目蒹葭万里心。徙倚不知余兴尽,月明还拟听龙吟。
岭外花朝花事齐,故人载酒满江堤。谁知独冒风霾色,千里鸣沙似碛西。
南康少府休官日,三径黄花有佳色。寄来束带水犀文,令我腰围较宽窄。
乌纱高帽白苧衣,系来稚子道相宜。入手御炉烟气重,知卿来自凤凰池。
我亦平生爱疏散,可恨与卿相见晚。秋来消瘦苦耽诗,一日几回移带眼。
湖鱼白白湖蟹肥,禾黍满田黄雀飞。秋水野航三十里,停云西望思依依。
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
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短短芦笆水抱,低低茅屋云濛。白杨废圃小亭东。
春便难来,秋自到窗栊。
村酒经宵易淡,瓶花过日能红。更无家具挂心中。
暖有朝阳,凉有晚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