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涂中岁遒尽,江影暮澄凝。柏酒惟宗武,河梁似李陵。
问津田叟傲,捩柂长年能。系缆才沙觜,人家已上灯。
荐章频见出文渊,重上春风建业船。官好旧衔加两字,书成新史又三年。
西江使客多乡信,北院移文秪俸钱。莫道凤楼閒老手,要看词赋满山川。
溪云真愧此衫长,老去山中百事荒。贫叟略无他敬客,山中惟有一焚香。
诗人本自方干后,贤者还生仲晦乡。明日碧梧陪坐处,便将留凤扁茅堂。
蛮中千嶂啼猿里,海畔孤城匹马过。却望泷江更南下,月明双泪听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