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澹无组绂累,夙志爱林泉。挟册驱羝群,箕踞丛筱边。
玩绎造芒芴,超遥谢蹄筌。微风延众籁,落日明长川。
心景适相契,物我遽两捐。尔羊本非□,我书亦空诠。
不写谷生博,画师无乃偏。执业虽各途,亡羊奚异旃。
固知东陵愚,岂及西山贤。徇名与徇利,均死何后先。
弃置且勿较,呼儿进杯棬。
抛名弃利乐清虚,万幻诸缘尽剪除。性海波澄舟到岸,一轮皎月出云衢。
高步览九州,谁独无与亲。同室不相喻,矧彼途路人。
诱诎更驱迫,巧诈日眩真。共美为善途,莫知与善邻。
未足保厥躬,已谓贻子孙。一言易为义,一恩易为仁。
世无鲁东叟,何以慰心神。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