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三首 其一

后寝藏衣冠,前庙宅神主。吾闻诸礼经,此制出中古。

秦嬴蚀先法,乃复祭于墓。汉衣制月游,于道盖无取。

宣帝尊祖庙,失制遍九土。孝元酌前文,一旦悉除去。

魏帝乐铜台,遗令置歌舞。昏嗣竟从之,此事狂夫阻。

唐制益纷华,诸陵锁嫔御。旷女日哀吟,于先亦奚补。

吾朝三圣人,乘云不可睹。威灵已霄汉,嗣皇念宗祖。

绘事移天光,刻象肖神武。遍敕旧游地,输材起宫宇。

阶墄扣制金,墙壁衣之黼。功既即奉迎,法仗叠箫鼓。

玩好择珍奇,目夺不可数。三京佛老家,已有十数处。

朝家虽奉先,越礼古不许。君不祭臣仆,父不祭支庶。

丹楹岂非孝,圣贬甚萧斧。大祀当制时,寝庙即其所。

惜哉共俭德,乃为侈所蛊。痛乎神圣姿,遂与夷为侣。

苍生何其愚,瞻叹走旁午。贱子私自嗟,伤时泪如雨。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猜你喜欢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越鸟岂知南国远,
江花独向北人愁。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柳丝摇翠。翠幄笼阴无限意。不绊行舟。只向江边绊客愁。
月明风细。分付一江流去水。娇眼伤春。谁是章台欲折人。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
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绝。曾在沈香亭畔醉,偷谱清平三阕。

更取名花,图成粉本,惹杀狂蜂蝶。盈盈著纸,误人几度攀折。

今日画可羞花,花偏入画,一样无分别。可惜空山埋玉树,此恨只和花说。

纵有丹青,也应尘土,拌了娇红色。花前一叹,胭脂乱扑成雪。

退食悠然抱远思,西园拄笏看山时。春留别坞花明树,雨过閒塘水到篱。

官况不违丘壑想,才名兼得庙堂知。爱君忧乐关天下,长对苍生擦两眉。

海上屋,几千尺。丽日起扶桑,鳞鳞曙烟碧。仙筹刻玉云花湛,海尘一飞筹一点。

借问仙翁寿几何,十屋仙筹充画槛。仙翁家住海中村,平原公子宋王孙。

相逢欲访桑田事,双鹤何年下海门。

天庠教育总英游,文行惟君擅两优。
玉润珠明盈咳唾,兰薰雪白见操修。
老天不错须开眼,朱吏相逢定点头。
月里一枝高斫处,向来我已为君留。
四海云膏,三山灵秀。采芝须要忘形友。充饥济渴养琼苗,添神益算光明透。鸾凤翱翔,虎龙战斗。金狮玉象鸣哮吼。已曾携去献高真,人还

暝雨弄寒,芳尘霏雪,西园花事何许。曲台歌吹冷,俊约金鞍阻。

帘空燕来又去。蹴残红、旧香成土。点屐烟堤,听筝兰苑,秉烛夜难补。

浓阴暗,归高树。柰樊川怨晚,吟遍愁句。玉兰凝伫久,坠梦无寻处。

伤春剩有垂杨瘦,忍折尽、柔条千缕。判酒醒,今宵数、城头画鼓。

陌上春光遽如许,花落花开任风雨。谁怜四印居士贤,苦遭造化小儿侮。

古来医手罕折肱,老去流年剧飞羽。无复当时倒载归,群童拍手山公舞。

破寺松风腊月时,君行泼墨我题诗。天山无限巨然笔,不到边庭总不知。

七里原头营别业,三间堂下有东篱。霜林不尽天如洗,都是山人未了诗。

白菊攲倾拥玉钿,黄花零乱委金钱。饥寒未免交为累,金玉繇来枉现前。

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

季子时将意,相看不用争。

往事谁能问水滨,停桡仍是薄西曛。
樵渔空自存袁姓,凫雁何应识柳文。
钓艇分灯归客艇,岭云拖雨接溪云。
楩楠兰芷今何在,空使行人误旧闻。
风声不定在何边,起视长堤树影偏。
客恨不如风里树,一枝吹落向南天。

奇屼孤峰耸日边,登临诗酒不消钱。莺花绰约欺华鬓,风日妍暄洽彩筵。

回马并驰春草径,归鸦群噪夕阳天。廉泉汨没知何处,胜迹空怜万古传。

正月初弦二月赊,小园春事已如麻。
强誇力健因移石,不减公忙为种花。

风物如全盛,江山已破残。淮盐都改掣,唐镇旧迎銮。

鳌负三山重,蛟嘘六月寒。鸡鸣京口泊,镫火隐渔滩。

飞阁人间远,登临畅客心。不知山远近,祇见白云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