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閒静无凡客,开樽共醉醒。琴弹碧玉调,书展太玄经。
酒熟看黄菊,诗成写素屏。晚来萧洒甚,山鸟下中庭。
绿杨金线。记此地、经过百遍。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
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
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寻春须早,莫待百花齐绽。
水帘洞口梅花村,梅花不见馀冰魂。美人已随明月没,依稀缟衣来黄昏。
翠羽啾嘈怨幽谷,白云黯淡愁荒园。使君苦寻千万树,一冬冲雪忘寒温。
急须更植遍岩壑,依之吐纳扶桑暾。尽教玉女插云髻,复为老人遮松门。
千秋梅花作汤沐,四百君当闻此言。一罗一浮再开辟,花时招我倾清尊。
苍然溯湖阴,到寺水亦静。北风堕诗语,聊复乱松影。
炉熏蔼清微,趣与名理永。冰簟泛无湘,雪铫煮寒井。
高歌互间作,烟好无异秉。吾生坐寡能,梦落江海迥。
岂不慕揽辔,笑人惧清颍。朅来远公社,初喜不吾屏。
携尊竟萧晨,冉冉月生岭。湿云渡水来,凉透鹭丝顶。
闲斋夜击唾壶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惯采药苗供野馔,但留风月伴烟萝。吟中景象千般有,身外功名一任他。
浮世到头须适性,少年莫笑我蹉跎。
十二重阑阻,环房出入迷。茶烟当户袅,竹影拂窗低。
壁画蝉联叠,案书鳞次齐。安排纱障子,便可号香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