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蝶去蝶来如有语。愁脉脉,无心听汝。血泪多如许。
乱飞红豆如红雨。
矑中定长相思树。谁击碎、珊瑚无数。欲把千丝缕。
尽穿试遣莺衔去。
魂兮归来。异方不可以亲。蝮蛇九首。雄虺戴鳞。炎穴一光。骨烂魂伤。
玄狐曳尾。赤象为梁。至日归来。无往此异方。
几年挟策谒天关,闽峤燕台数往还。奇士曾闻倾北海,斯人何意老东山。
一棺盖后犹遭谤,万事生前只强颜。凤羽未成螭驭邈,永留诗卷在人间。
可胜苍翠晚重重,喜有神羊赴海东。华表烟笼栖白鹤,碧溪春暖跨长虹。
瑞泉发泄当昌运,灵谶流传自老翁。从此郁林云物好,拍天风浪起鱼龙。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
仙源尝误到,羁思正萧然。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
清尊歌越调,仙棹泛晴川。幽意知多少,重重类楚绵。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