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懿上人持钵潜川

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
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
莫厌崎岖穷野径,须怜料峭结春阴。
潜川耆旧如相问,千晨长同月一襟。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作活每常嫌费力,
移居只是贵容身。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槃礴解衣处,胸中应不群。
未呈千里足,空见五花文。
良乐世难有,骥驽谁与分。
高才喜能事,故遣画兰筋。
元戎台鼎旧,大府节旄新。
边候正无事,宾筵况得人。
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
斋让蒲萄熟,飞觞不厌频。

朝野蔚多士,衮然良可羞。伊人秉直节,许国有深谋。

大议摇岩石,危言犯采旒。苍黄出京府,憔悴谪南州。

引党俄嗟尹,移书遽窜欧。安惭言得罪,要避曲如钩。

郢路几束马,荆川还溯舟。伤心众山集,举目大江流。

远动家公念,深贻寿母忧。横身罹祸难,当路积仇雠。

卫上宁无术,亢宗非所优。吾君思正士,莫赋畔牢愁。

竹风不断凉如水,山雨无声细似尘。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未问街头酒价添,迎光先捲读书帘。
送寒作片频窥户,著暖先融半溜檐。
莫作桧花添项强,且随梅点闹眉尖。
叮咛勿压南枝折,商鼎调羹待作盐。

石城诸郎子,结束种种新。眼角多留媚,是侬昨夜人。

再生宋人犊,复失塞翁马。天道诚悠悠,是难测识者。

远处微茫近处浓,岸容林意两溶溶。夏山如醉无人画,更倩刘郎作几峰。

笼鹤归来到北关,玉墀春里趣朝班。
九重定问琴川事,为奏通川一渡閒。
春遍天涯芳草多,王孙裘马意如何。
髻鬟山好初收雨,罗绮江平暮不波。
韦曲花前千日醉,杜鹃声里片帆过。
秋清拟泛秦淮月,与尔同听《玉树》歌。
明月满庭树,与子步清影。
参横北斗低,共此良夜永。
一从明月缺,子即与我别。
两浆泛西江,摇荡万顷雪。
明月今复圆,子行阿那边。
爱而不可见,望望空凄然。
愿子理归舟,复向长安道。
快来我庭前,趁此明月好。

岭海论《风》《雅》,平生一瓣香。晓音动岩壑,幽意到羲皇。

掩卷惊波定,停杯落日黄。清高仰遗象,肃拜涕沾裳。

浩歌排两脚,蒙里横天涯。

风卷珠帘月上钩,箧中纨扇不宜秋。
炎凉只在君王手,莫拟承恩到白头。

已惜分巢燕,犹怜对镜鸾。袖香馀暖共凭栏。记得绿窗松影、不胜寒。

芸局他时约,花亭一晌欢。锦囊■■好谁看。今夜嫦娥望尔、报平安。

妙峰孤顶无知识,百十城游丧善财。
楼阁若迟弹指见,分明有眼不曾开。

三闾祠近楚王城,芳草年年绕砌生。雷雨若通山鬼路,丹青宜榜水仙名。

西邻狼虎原无信,南浦蛟龙岂有情。莫以独醒看众醉,一尊椒酒为君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