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一

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南殁,辞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住金陵圆通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为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贵胄才华自昔悭,如公名德世难攀。杏园新赐金花帖,荷橐高跻玉笋班。

麾节一生多浙右,诗书千载接河间。感怀空抱羊昙恨,遥望西州泪雨潸。

蘋花吹香柳花落,秭归清啼答姑恶。午帘睡思逐晴丝,静听新篁堕春箨。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

兰期空约月初弦。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海水苍茫何处归,深秋犹自傍人飞。旧时王谢皆泥土,只恐重来我又非。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纨扇香云薄,絺衣玉露凉。相思共今夕,星彩动秋光。

短绿抽堤草,芳信未许花知。尚留冻梗冰枝。藓石雪消迟。方塘水浅鸳鸯冷,沙际水翼相依。拾翠约,踏青期。终是乐游稀。相思。江南远,渔汀渺渺,还又是、梅花谢时。有多少、旧愁新恨,纵罗虬、妙曲风流,怎比红儿。何时再得,画鷁摇春,丰乐楼西。
岩前有古桂,鳞甲森苍苍。
吹凉洗绿烟,永延清夜光。
郄林既已荣,燕山亦已芳。
于今赠君去,愿挹秋天香。

望园临柰苑,王城对邺宫。还从飞阁内,遥见崛山中。

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云甍犹带雨,莲井不生桐。

盘承云表露,铃摇天上风。月出琛含采,天晴幡带虹。

周星疑更落,汉梦似今通。我后情初照,不与伊川同。

方应捧马出,永得离尘蒙。

杜曲芳菲早,江城店舍烟。
雨青榆荚地,风白柳花天。
愁结丁香上,酲馀禁酒前。
病多游治少,春事亦留连。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元宋兴亡谁可论,楼船云拥向南巡。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

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

日长春去。只是无情绪。柳下重门花下路。记得旧曾游处。

轻寒小雨初晴。暖风处处啼莺。阑外海棠花谢,天涯归信无凭。

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閒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沧海藏残月,青山出晓霞。松门增景色,荻岸带光华。

似雾堪文豹,非霜自润花。更看红湿处,球屿万人家。

大藏教文为切脚,钵啰娘义最深幽。
孔门弟子无人识,碧眼胡僧暗点头。
湖上一片云,明月为知己。
却被清风吹,吹入深山里。
莲华不朽寺,雕刻满山根。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
思量施金客,千古独消魂。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东向看 一作:东向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