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华发日就槁,萎萎如秋草。秋草剪复生,发秃不再好。
雅意怜儿童,软语媚翁媪。镊白挽流光,持杯锡难老。
我老不足惜,汝生念不早。兵戈常在眼,流离犹满道。
且当篘残缸,瓶空莫辞倒。醒视夜何其,东行日杲杲。
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东丁院未来。身是江南老桑苧,诸君小住共茶杯。
长安久客寄僧扉,四载犹趋白虎闱。梦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瑶池万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适,绿辔雕鞍犹未息。海上春随缟袂寒,山中酒熟琼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织铁九锁飞云万仞巀业磥砢谁能攀。
梅花待我应相忆,为报先生献岁还。
晴轩融敞静香传,器冷心闲好扣弦。一片低飞疑窃听,随风巧入郭公砖。
一上沧溟万里船,便朝金阙九重天。远臣艰棘曾身践,圣主哀怜有旨传。
别驾之官台宿近,长安举首日华边。故人珍重文章在,报政行看不负贤。
闲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
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到山若赴昆崙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