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恨之极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怨恨真是到了极点,而怨恨到了极点就无法消散磨灭。苌弘含恨屈死于蜀,人们常说,他的血三年以后化为了碧玉。郑国人缓也曾泣涕相告:我的父亲攻击儒家协助墨家造成了我愤而自杀的后果;十年之后我托梦与他,告诉他我的满腔沉痛之所化,就是我那坟冢上的秋柏早已结出的累累果实。

相思相忆至极亦容易转为怨恨。愁怨结于衷肠,会暗地里牵动精神魂魄,让人哀毁骨立;你可见那长江边上傲然矗立的“望夫岩”比比皆是。可叹还有因一念之差而生出变故以致终身难以挽回的。你看夏启的生母为怨愤所激,顷刻之间便化成了石头。

张难敌,勇敢而力气超群。他一气而沉入深渊,其精气化物之后,依然作磨角斗牛困斗砚池之中;其身影化入山石里,使得山石至今难以雕琢。仔细想来,人生在世,就像庄周梦中化为蝴蝶一样的虚幻。

注释

己未: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

石研屏:石磨屏。

饷:赠。

识(zhì):记。

销:消灭、消散。

“恨之极”两句:千古以来,恨极之事难以销磨。

“苌弘”三句:《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苌(cháng)弘:周之大夫。化碧系传说,极言其怨愤而忠贞精诚。

缓:此指人名。

儒、墨:儒家与墨家学派。

结中肠:阮籍《咏怀诗》容好结中肠。

精气为物:易.繁赫上。精氟属物,游魂属爱。

困斗:《左传宜公十二年》,困段猖同,况圆相乎?

山骨:谓石。韩愈《石鼎联句》:“巧匠靳山骨。”

“难敌”七句:即赋词序中张难敌化石事。

寻思:不断思索

“寻思”三句:是非难论,人生如梦。庄周梦中化蝶事。

赏析

  辛弃疾此词因梦而作。一起“恨之极”两句总摄题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叠分咏四事,三叠归到难敌本事,虽人异事异,然皆怨愤变化则同。结韵化蝶,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题序中说作者梦有人送给他一件石研屏,并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湘潭张难敌因搏斗而死,死后化为斗牛石,使里中得之者不利。梦境本来不足为凭,但它却是作者情感思想的某种曲折表现,所以这首词也就通过古来四件因怨愤变化为石的记载(苌弘、郑人缓、望夫妇、启母)参证张难敌的故事。三片之中,上片写两男因恨化石,是父子君臣事;中片写两妇因怨化石,是夫妇事;而下片则写张难敌虽然斗败,但化为石后仍作困斗的形象,赞扬张难敌抵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文词虽然诡谲诙谐,构思却极巧妙。论其主旨,可以说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张难敌的不屈形象,借以抒发胸中激愤不平的怨气,用以影射当时的政治斗争。体裁基本上是属于赋体入词,类似一篇散文小赋。

创作背景

  《兰陵王·恨之极》作于己未年,即公元1199年(宋宁宗庆元五年),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铅山瓢泉,已经遭受排挤多年,处于政治失意时期。所以,就以这年八月二十日夜间梦见的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有感而发的记梦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鸲之鹆之,
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三山处子下人间,
绰约不妆冰雪颜。仙鸟随飞来掌上。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有时一去凌苍苍,
朝游汗漫暮玉堂。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
争似洛川无事客,佑须列土始为荣。

坐看冰轮碾玉池,夜深欲去更迟迟。广寒宫里谁为伴,特为姮娥住少时。

已办花前饮,花神岂避人。欲将花尽发,故著雨留人。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
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
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
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
公庭日晡鸟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
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
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
幼舆风度极洒洒,计然策画徒规规。
苍松奋鬣倚风啸,候雁张羽粘天飞。
君山洞庭日在眼,不复引领巴丘西。
急呼泓颍共着语,境胜颇与诗相宜。
诗成却忆梅子真,乌用一官黄绶为。
江头谁是吹笛叟,为公度此琼瑶词。
唤起群龙出平湖,属渠扶柂从东归。

地比长沙知更僻,万山深处昼长昏。怜君远道传诗句,愧我临岐失赠言。

夷险不妨身总健,乾坤无负道犹存。官閒尚有囊中粟,感激宁同一饭恩。

行宫遥指隔彤扉,烽火狼烟满翠微。一自舟师飞野烬,千秋陵谷锁斜晖。

蜃楼彷佛成宫市,鲛室凄凉瘗黼衣。英魄九原还恋主,相将犹伴白鹇飞。

朝渔江之南,暮渔江之北。朝暮清江边,公侯不相识。

西塞山前秋日微,沧波浩荡钓船归。老髯何来一相就,铁笛夜吹彭浪矶。

富贵人所愿,贫贱不堪忧。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

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

苟使穷未达,一壑营一丘。出处谨吾节,斯心已细筹。

连云绝壁山无路,溅石潺湲水有花。
试问昔时畲粟麦,何如今日种桑麻。
雪尽铜驼路,花照石崇家。年光开柳色,池影泛云华。
赏洽情方远,春归景未赊。欲知多暇日,尊酒渍澄霞。
十年客路叹飘蓬,历尽风霜鬓欲空。
睡少半夜疑茶祟,愁多全觉酒无功。
数蛩厌静鸣秋雨,一叶惊寒落晚风。
惆怅故园归未得,草荒篱下菊花丛。

章亥不到天墟遥,昆仑一窦通重霄。汉津初奔坤轴坼,冯夷沃焦纷来朝。

雍州积石河之首,龙门下泻随神飙。底柱孟津绕大伾,中华沙漠连元枵。

浲水迤东大陆北,地平土疏山不摇。一出一伏千万里,大曲小曲风雨飘。

浊黄一斗沙居六,风轮阵马无停镳。颍亳徐宿在唇齿,曹濮单郓排脊腰。

云梯古关尾闾地,榑桑沧{氵与}谁相招。来自天上归地底,不知此水从何消。

三门四折又九派,锡圭之祖乌能祧。碣石既没苦泛滥,故道不复悍且骄。

白马沈后无消息,瓠子浪涌横泬寥。议筑议塞日聚讼,治河治漕群哓哓。

贾让贾鲁各前席,史册言在作准标。华容武功印川子,其人罗立如斗杓。

关前下马搜遗迹,天晴海面拖青瑶。洪涛光驶磹电,黑齿旗竖鼋鼍桥。

始悟万物有归宿,浮生驰逐朱颜凋。精卫衔木究何益,尹公术幻真无聊。

落日西风透白袷,沓连愁听番禺潮。寄语司空蚤底绩,山行乘檋泥行橇。

千里故人远,其如金玉音。关山横笛夜,勋业倚楼心。

坐惜别离久,况兹霜雪深。双鸿入瑶瑟,清怨激枫林。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星辰天北户,汉沔国西门。

水折山纡路欲穷,何曾破浪驾长风。高峰猿啸重云里,绝壑舟行乱石中。

宦迹羁愁川上下,诗翁遗事瀼西东。云安曲米今何有,寂寞谁怜酒盏空。

钟山抱蓝田,水木含清气。爱尔静者居,草堂在山翠。

帘栊映竹开,几席侵花置。野客载酒过,山僧抱琴至。

陶然接欢赏,邈尔成幽契。月出天海空,云生石门闭。

岱溪樵唱来,沙头松声细。佳趣足淹留,远心更迢递。

维时属休明,岩穴无遗弃。终南登捷径,北山裂荷制。

予亦问山灵,斯人果忘世。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人。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渺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