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

冬温未宜人,风雪中夜止。
疾雷略吾窗,轻冰入吾被。
病去适三日,惊起存一气。
心安气亦安,二物本非二。
皎然一寸灯,下烛九泉底。
物来无不应,物去未尝昧。
恨我俗绿深,挠此古佛智。
医来视六脉,六脉非昔比。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少有一身兼将相,
更能四面占文章。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浓睡醒。惊对一帘秋影。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
愁与年光不尽。老入星星双鬓。只拟上楼寻远信。雁遥烟水暝。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夜长只合愁人觉,
秋冷先应瘦客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军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我亦悲歌士。忆当时、青云结客,黄沙射雉。三十行年豪气尽,川上低徊流水。

看遍了、江山如此,圆缺阴晴今古共,达人心、那不如灰死。

知我者、二三子。

已曾三食神仙字,笑饥蟫梭巡雪案,消磨败纸。不断车雷喧客枕,欲借杜家聋耳。

更无奈、别人燕市。满目风烟兄弟感,夕阳中、长揖分行止。

都付与、画图里。

树头树底花开尽,摆撼春风略不停。耐久何如种松竹,岁寒相对眼终青。

林深谷窈路诘曲,惨澹西山横远青。想得天寒来独倚,空云髣髴下湘灵。

文旗出郭门,念子赴齐东。揽衣起踯躅,叹息不得同。

凤麟久增逝,爰居亦避风。冥运方险艰,去去随短蓬。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
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秋夜何迢迢,摇摇不能寐。
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
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
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
羽翼倘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
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
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恨别秦淮水,思君梦过桥。文章空白下,道义立清高。

贫病劳相恤,衰颓幸见招。今年花甲遍,乡信转迢遥。

自来百卉千葩,算多有、异芬清绝。此花独赋,天然标致,于中超越。月脸妆匀,碧琼枝瘦,真仙风骨。向严寒雪里,千林冻损,钟和气、先春发。
信是芳姿高洁。肯趋陪、游蜂戏蝶。玉堂静处,竹梢斜亚,凝烟媚月。一任严城上,单于奏、角声凄切。待芳心结实,和羹鼎鼐,收功须别。

云海光中绝点埃,衙斋山色半屏开。传家唐律诗千首,作吏蛮方水一杯。

香稻剩留鹦鹉啄,高枝应待凤皇来。筑城敢道非吾事,且觅琅玕万个哉。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