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四首 其三

吴江女娘冰玉肌,薄抺腻粉厚抺脂。兰舟荡漾翠波里,花间烂漫香风吹。

莲心苦难食,食之不疗饥。藕丝短难织,织之不成衣。

采莲采莲人未归,山长水远归何时。

(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你喜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汉宫若远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元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十年放江湖,亲朋益疏散。
不知跬步间,游览有奇观。
因君寄新诗,心目益凄断。
东城俯荻洲,下有鱼鸟乱。
想见江南山,终日对书案。
小立筇杖倚,兀坐葛巾岸。
高情渺云外,竑议涉唐汉。
嗟予衰且老,儿辈逼婚冠。
岂复敢言诗,观诗重增叹。
舂容来大轴,玩味起顽懦。
穷愁欲谁知,富贵当自断。
探虎愧吕蒙,思鲈抗张翰。
别来能几时,鬓发暗凋换。
养成杜甫懒,甘作元结漫。
何当遂拂衣,疲马解韁绊。
卜邻大期东,携酒日相看。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斩新曲径治西园,野色春来已可观。便好作亭供客醉,望中流水有时乾。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琼葩洒巾舄,石de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陌头柳色春将半。枝上莺声唤。客游晓日绮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渐虚过。终日看花坐。独愁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独何之,天地相雠诅,其间安得怡,其间安得怡。亮怀千秋向,焉能度一时。

愿攀飞龙得,故里以徘徊,故里以徘徊。飞龙腾天去,鳅鳝来相依,鳅鳝来相依。

眸子向内生,谁为辨雄雌,谁为辨雄雌。和光同其尘,老氏我所师。

金石随年销,真人旷无期。

争巢野鹊噪木杪,得友黄莺栖柳阴。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

荔子从知贲越江,于今锦树几幢幢。汉姬燕去钗谁合,叶令凫来舄自双。

露重桂香燕满院,日长萝影冷摇窗。不应又浣西溪曲,何限行云学水淙。

墙头花,红且白。
一百五日过寒日,寒食过了好风日。
风又吹,日又炙。
枝头好花尽狼藉,人生百年罕七十。
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
有酒莫停杯,当歌莫停拍。
头上丝丝霜雪来,老大见花方叹息。
佛已归无迹,吾当反自崖。
肺肠蠲坠露,衣佩结明霞。
陶令难忘酒,庞公亦有家。
下山人借问,姑射咤南华。

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秾阴不通鸟,碧浪自翻天。

戛戛俱鸣石,迷迷别有烟。直须文与可,把笔取神传。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妙龄秀发,韵清冰玉洗罗纨。文章桂窟高寒。晤语平生风味,如对好江山。向雪云辽海,笑里春还。宦情久阑。道勇退、岂吾难。老境哦君好句,张我萧闲。一峰明秀,为传语、浮月碧琅?。归意满、水际林间。

翰墨尝托文章传,文章益重节义全。使无节义照今古,文章翰墨空婵娟。

特立独行不顾众,万世标准权亦用。吏部雄文破鬼胆,为渠唤醒西山梦。

范公相望馀千龄,人物自与皋夔并。黄素细书《伯夷颂》,白头不草《太玄经》。

一字千金价无让,虹光夜彻星斗上。夷清韩颂高平书,再拜莫作文翰想。

奸臣袭藏犹畏仰,面无生色泚流颡。珠还毡复子孙贤,我信斯文天未丧。

佳辞善书常有馀,呜呼,节义不可一日无。

日煖梨花雪,风吹杨柳绵。春踰三月半,梦忆十年前。

诗借莺声和,书无雁字传。东君还似旧,吾鬓叹皤然。

欲寻神运殿,一径尽莓苔。
钟响日先落,溪荒月少来。
大都身后事,难免劫余灰。
千载相逢晚,白莲不再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