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叠,语言随意出天真。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远别离,天有参商之二星。东西相隔数万里,中有一带天河横。
天河水流直到海,织女牵牛两相待。早知离别如参商,不用灵鹊为河梁。
宁为参商不相识,庶免郁郁愁中肠。河可填,海可塞,别离之恨无终极。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苦,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吾家鄮邑之城西,百椽破屋余竹篱。前年倭奴苦杀戮,祖母垂白走且啼。
幸存余生胆已裂,昨日书来惊病发。别时衣线犹在身,菽水山中仗谁设。
呜呼二歌兮涕泗流,白日惨惨为我愁。
日落园林淡荡风,晚云参错若相攻。分明阵势天边列,诸葛神谋一望中。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