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天有参商之二星。东西相隔数万里,中有一带天河横。
天河水流直到海,织女牵牛两相待。早知离别如参商,不用灵鹊为河梁。
宁为参商不相识,庶免郁郁愁中肠。河可填,海可塞,别离之恨无终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芒种在今朝,君行岂不遥。农夫欢倒极,雨立迓星轺。
好鸟飞来韵不孤,从来寄托属吾徒。贞操只许陶彭泽,直道无妨鲁大夫。
兰蕙与蓬蒿,同生不同类。庭芷共江蓠,隔山扇馨懿。
植物有本性,斯人洽气谊。譬如浑与淄,源分味一致。
方寸契合微,名言无可志。下走滞京洛,时俊红尘萃。
尤推彦伯贤,一见惊小异。既入季野室,气概四时备。
盎然饮太和,不醪亦自醉。何期后十年,移官戏下吏。
文宴纵清谈,往往抒宏议。怀抱郁青霞,渊雅而纯粹。
恍遇祖约谈,次日如失睡。有时涉文囿,洸洸罗满笥。
河东记委箧,崇山识简坠。怜我呰窳才,赖公琢成器。
明月照人影,高云托广庇。不图好风吹,新纶忽迁地。
休景知边情,盛绩御屏记。郑白千顷沃,欢呼迎新使。
美意汉京洽,觖望鄣南怼。持靴念旧恩,攀辕洒新泪。
我心益戚戚,欲言无一字。公方鬯远猷,岂为私情累。
惟祝蚩蚩心,上感羲轩意。牙纛锡专征,江海重膺寄。
白发旧部僚,老马伤憔悴。草亭筑四休,轩盖行抛弃。
傥报我公来,重理出山辔。短歌寄离愁,烟波荡淮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