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长安回,叙阔访邻里。貌悴于去时,因而问所以。
客悲向我言,此行幸脱死。长安遭饥荒,食尽到糠秕。
升合贵不赀,珠金何足恃。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暮归持空囊,菜色皆相似。老弱困且羸,行随墙壁倚。
村墟向昏黑,剽掠群凶起。咸云田中麦,苗枯无雨水。
今年如弗收,炊爨当易子。予闻重叹嗟,祸及乃至此。
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天下苟有饥,稷思若由己。
梁惠战国时,民粟知移徙。一夫不获所,古人心愧耻。
如何填沟壑,遽忍立而视。此邦粗偷生,唇亡寒及齿。
嗷嗷食口众,身不亲耒耜。今朝听此言,徒增惊悸耳。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泽藏之山,必有陆沉之波。物或反其常,君将柰之何。
雌骁难为雄,斧小不胜柯。心之忧矣歌且讹。复思入淮之爵,必有飞海之鳐。
披枝且害心,繁实多陨条。吐珠谁不含,曼䎼能无招。
心之忧矣歌且谣。
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
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望断草芊绵,雁飞秋满天。
带牛移汉俗,匣刃出酆城。安得治复古,器农不器兵。
昔在垂髫日,今吟薄暮年。床孤郗氏选,诗得谢公传。
故国空戎马,荒山冷墓田。祗令后死者,忍泪读遗篇。
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