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彧,字文彧。官少卿。
喷了清香开了花,却归盆槛付公家。来春花发香尤好,预借幽根茁露芽。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美人隔秋风,涉江耻空还。
旦莫或遇之,庄周有遗言。
雨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李侯安庆来,遭君江间柂。问云归湍水,示声偶及我。
自揆衰钝质,旧学日兼堕。百事于大贤,资取无一颇。
始疑逢蒙弓,亦有虚发笴。终知匠石斧,材不捐琐琐。
增惭失喜馀,背觉芒刺荷。平生声相接,睟盎见未可。
文字亲友间,屡得观藻火。况闻閒世故,盘走夜光颗。
仰止高山思,愿并馀子颗。历推天日行,蚁右风轮左。
吾徒不相值,其故政此坐。何时广陵游,倾盖愿终果。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
蕙逐光风转,莺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骖驾乘驷马,谒帝朝承明。分符莅闽越,终然惭励精。
瓜华豆荚已阑珊。采摘记霜前。全胜二月杨花瘦,斜阳陌、吟渴须餐。
惯见银钗小妇,迎风挑向筠竿。
谁分野色上毫端。玉本笑红圆。前身定是长沙易,写生手、一样流传。
倦客清斋久矣,何人贻鲊香山。
树杪台城,雾中幕府,弥望路插青郊。清角还来,暮潮初上,愁声尽卷前朝。
叹霸国山川似旧,宫井燕支未湫,春灯燕子,看来一例沈销。
争说东山丝竹,残局里、卧起也无聊。
令威重到,兰成易老,一发江南,魂断谁招。空伫想、蘅州露夕,萝洞花时,便有渔翁载酒,野客携琴,官里何将捉尔曹。
归去未归,泥涂久滞,松菊徒荒,对此躇跱,物换人非,东风泪湿湘皋。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