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壅蔽,不使人知所欲
臣闻国家之患,患在臣之壅蔽也;壅蔽之生,生于君之好欲也。葢欲见于此,则壅生于彼,壅生于彼,则乱作其间,历代有之,可略言耳。昔秦二代好佞,赵高饰谄谀之言以壅之;周厉好利,荣夷公陈聚敛之计以壅之;殷辛好音,师涓作靡靡之乐以壅之;周幽好色,褒人纳艳妻以壅之;齐桓好味,易牙蒸首子以壅之。虽所好不同,同归于壅也,所壅不同,同归于乱也。故曰“人君无见其意,将为下饵”,葢谓此矣。然则明王非无欲也,非无壅也,葢有欲则节之,有壅则决之,节之又节之,以至于无欲也,决之又决之,以至于无壅也。其所以然者,将在乎静思其故,动防其微。故闻甘言,则虑赵高之谀进于侧矣;见厚利,则虑荣夷公之计陈于前矣;听新声,则虑师涓之音诱于耳矣;顾艳色,则虑褒氏之女惑于目矣;尝异味,则虑易牙之子入于口矣。大如是,安得不昼夜虑之,寤寐思之,立则见其参于前,行则想其随于后。自然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使左不知其所欲,右不知其所好,虽欲壅蔽,其可得乎?此明王节欲决壅之要道也。
伯子郡中彦,移居久洪州。才宜当路知,济胜偕名流。
皎如明月珠,莹若狐白裘。含章澹中怀,清识雅好脩。
顾瞻桑与梓,赋咏忘淹留。干戈迫岁晏,远道妻孥忧。
朔风吹征衣,日落江上舟。愿言桑梓心,江水深悠悠。
蒙裾复辑履,饥民卧道旁。不食问几日,欲语泪千行。
去年河水涨,河西秋稼伤。严冬寒且饥,老幼多死亡。
残喘延至春,乞食来此方。昨日过朱门,瓜牙如虎狼。
今朝叩蓬户,十家九绝粮。命已悬旦夕,恨不死故乡。
低头不复语,面目色凄凉。欲救无寸柄,徘徊空断肠。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旋汲山泉供茗碗,悠飏,风送闲云下石床。
何年采真游,遗此栖遁迹。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几兴亡,残棋耿苔石。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