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源明[唐]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人。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饿死于长安,有诗哭之。约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少孤,寓居徐、兖。工文辞,有名天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公元七五三年,召为国子监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称病不受伪署。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官终秘书少监。源明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与杜甫交:公元七三六 杜甫游齐赵 交苏源明
红棉作絮湿不舞,龙母南风撒白雨。迎客山僧学佛语,海色绿染袈裟古。
风流东晋伊何人?流觞重话永和春。姑行乐耳漫愁叹,茫茫百感丛其身。
名山如人重遭遇,不惜重题水帘句。石亭同坐谈诗禅,满地散花紫云气。
春旱天多风,十步不见人。自非势利役,谁肯轻出门。
我亦闭户居,寂寞卧晏温。叹息中庭花,散随扶摇翻。
百芳半摧折,白日或翳昏。安得超尘埃,高乘云雷奔。
壮心更激烈,中热生肺肝。愧君忧陋巷,眷眷迂轻轩。
高论清我怀,忽然失冥烦。
先生久不言,空有鸾凤音。求之千载上,抱膝知此心。
灯火小红楼。未下帘钩。清风掠竹响飕飕。
何处清栏人擪笛,句起新愁。
萧瑟况经秋。霜满枝头。年华奈与水同流。
明月易残花易谢,何计能留。
正秋暮。又雁引离心,蛩惊倦旅。趁半山衔日,帆影渡江去。
一行疏柳青旗瘦,魂已销无处。更何堪、野火丛祠,乱鸦凄语。
无计挽君住。但遥指鸥沙,教寻归路。还怕归来,双鬓渐非故。
鲤鱼风大寒潮阔,落叶空题句。慰相思、祇有西窗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