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

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

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

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

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

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

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

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

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

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

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为病比来浑断绝,缘花不免却知闻。
从来事事关身少,主领春风只在君。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糟床夜压真珠红,摩挲醉面迎春风。
春来春去无终极,能费几筹蔓菁菘。
既无长绳可以系白日,又无大药可以玄双蓬。
何怪乎玉雪可怜之孺子。忽颓然风霜不贷之衰翁。
百年长短一兵貉,曾不芥蒂崔嵬胸。
若夫塞翁失马,楚人亡弓,
此事细甚焦螟同。使吾冠冕佩玉於庙廓之上,
吾不见其为泰。使吾披裘带索於嵌岩之下,
亦不见其为穷。诸贤自作世俗眼,
此老日饮亡何中。春秋获麟夫子没,
木草不自医神农。著书万古知何用,
况复起草明光宫。我今并欲焚老砚,
一蓑鸣雨东皋东。
坛庙千年草不生,幽真曾此荫余清。
月枝地上流云影,风叶天边过雨声。
材大贤於人有用,节高仙与世无情。
秦山陂下今迷处,苦里宫中漫得名。

梦回小驿一灯红,四面腥吹草木风。身似乱山穷塞长,月明挥泪角声中。

有《清》膺天命,仁泽二百年。圣君六七作,上追尧舜贤。

熙隆全盛时,盖如日中天。帷闼外戚患,干戈藩镇权。

煽虐奄人毒,炀灶权臣奸。百弊咸荡涤,王道同平平。

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治久必一乱,法弊无万全。

谓由吏惰窳,亦坐民殷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儒生拾古语,谓当罪己愆。显皇十一载,忧虞怵深渊。

拔擢尽豪杰,力能扶危颠。惟念大乱平,正当补弊偏。

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

记共桃花隔水栽,流莺曲路隐池台。而今门巷空秋雨,不见青丝白马来。

一雨春江遍绿莎,去帆风疾晚生波,乱流欲渡奈愁何。

长是人情不如鸟,青禽填海鹊填河,纵成遗恨也情多。

是物可寄情,是物可寄声。不须使黄犬,延州歧路远。

莫怪不登淮上楼,只为淮水不州流。直待衔芦雁却回,其时随到天尽头。

棘罥苔缄蟢网封,还披密筱问遗踪。三山空在云千里,九处堪疑翠几重。

菡萏魂留霜粉腻,蔷薇髓滴露香浓。楚宫梦巳无寻处,祇对巫阳暮雨峰。

春风行李万篇诗,明月归舟几片碑。
千载岫云佳话柄,两年怀玉淡生涯。
已闻北阙飞丹诏,早趁南薰度赤墀。
历历口开天下事,直声元是九重知。

雨痕狼藉龙挂虚,风林岑蔚枭哺雏。一川窈窕水云国,百家世世封樵渔。

钟来木杪知有寺,杖藜起踏苍烟孤。溪山清明搀楚尾,台殿倾圮存唐馀。

锦箨斑斑带露痕,毫端写出君孙。
清高不肯埋尘土,根本虽无有节存。

东门倚啸声音远,西域参陪礼义专。折节李阳吾未论,并驱光武孰先鞭。

单舻饯行客,晓济桃叶渡。粼粼起横波,苒苒明芳树。

汀霞待日散,风鸳向沙聚。艳质悲已明,秾景空延伫。

昔人既怆情,兹离愈伤绪。兰觞饮为停,桂楫理还住。

临流怅莫追,清歌眇何处。

儿添炉火女温茶,坐待三更月影斜。静夜耳鸣疑有雨,中年眼翳欲生花。

身鳏到处皆如客,亲老无时不恋家。豪气元龙销几许,将寻野叟问桑麻。

芳洲一曲水冥冥,揽胜凭虚春眼醒。绕寺烟光分树碧,隔江山色抱城青。

花飞细雨云卿圃,草满斜阳孺子亭。时自太平身自放,不烦人识少微星。

清和新霁,杖孤筇、野外追随上客。望去琳宫千树里,磐响乍传遥碧。

山色当门,葵花盈砌,到此尘嚣隔。衔杯籍草,赏心更拥图册。

谁道冠盖京华,偏容吾辈,泉石留行迹。醉后看松过别圃,细雨沾衣将夕。

公瑾风流,伟长词赋,此会高今昔。岑参兄弟,愿言常奉游屐。

老泪纵横忆旧京,梦中歧路欠分明。天涯自信甘流落,海内谁堪托死生。

短策未容还故里,片帆只欲驾沧瀛。他年便作芙蓉主,惭愧当时石曼卿。

往事分明梦里真,路歧辛苦为谁频。雨声彻夜将辞晓,花意逢秋不及春。

白发渐生今日恨,青山无复旧时人。西风莫更还多事,爱送悲歌易水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