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赏析

  这是一首根据在离别时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词。《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这一段记载,叙述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全过程。聂胜琼虽然是京师名妓,见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却非常真诚和专一。

  词的上阕写离别,下阕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象融合为一。起句以送别入题,“玉惨花愁出凤城”,“玉”与“花”喻作者自己,“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显示她凄凉的内心世界。凤城指京都,她送别李之问时,情意绵绵,愁思满怀,显示了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莲花楼是送别的地方,楼下青青的柳色,正与离别宴会上回荡的《阳关》曲相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前的青青柳色与悲哀的离别之曲一起颤动着离人的心弦。何况“一唱《阳关》后”,心中的人儿马上就要起程了。“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人人”指李之问,“第五程”极言路程之远。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离别是痛苦的,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

  相见时难,别也难,但作者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是难以成梦。“寻好梦,梦难成”句,写相恋之深,思念之切。词人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情相结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离人凄苦,“况谁知我此时情”一句,道出了词人在雨夜之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动,温庭筠《更漏子》一词的下阕,曾这样描写过雨声:“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而万俟咏的《长相思·雨》也写到:“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跟温庭筠词相类似,都写雨声对内心情感的触动。然相比之下,聂胜琼这首词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它把人的主体活动与雨夜的客体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后来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时,“喜其语句清健”。她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被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决定,“出妆奁资夫取归”,让聂胜琼能遂所愿。

  宋时的歌妓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当美满的归宿了。能得到这样结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聂胜琼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这首词和它的故事,与乐婉同施酒监唱和的《卜算子》词所反映的感情来比较,结局的喜剧和悲剧性质虽然不同,但对于理解当时歌妓的命运和她们的心理,具有同样的价值。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猜你喜欢

林下閒携数尺筇,长中宽袖道家风。已留吏政青编上,却御仙风紫府中。

芹藻生春水绕宫,吉蠲祠祀意潜通。灯花飞舞看檐雨,词藻清新继国风。

贰政坐令千里化,论文剩喜一樽同。彬彬执俎鸣鸾者,尽在明公和气中。

早年豪气盖区中,晚岁颓然一病翁。
负许才华竟何事,有皇上帝岂梦梦。

放诞文君,风流樊素。殢人更在仓庚妒。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树。

欢晕红凝,愁眉绿聚。幽情难向狂夫诉。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

料理春事复三三,急趁春游偕五六。春光有意诏游情,指点前山春在目。

一水从流晓溯之,双岩次第归遥蹴。正当春日惠风和,天气芳新春气淑。

摇曳春心不自由,提携春伴姑相逐。不须舆从竞开林,独许儿童共骑竹。

或前或后向山驰,不衫不履飘春服。越陌度阡能几何,折柳穿兰及近麓。

舍车纵步趋前寺,有僧如鸟初出谷。自言黄山一片春,久俟游踪留芬馥。

我谓山僧汝但行,登临未必惟我独。山能令我与春迎,我能令人与山熟。

穷山之致必穷巅,探山之藏必探腹。已陟崔嵬足未艰,欲尽烟霞身倍速。

遥看飞岭似翔鸾,俯瞰桑丘如逐鹿。青帝留容入画图,祝融司英来沐浴。

此际孤宜定一尊,左右峰峦应伯叔。冥思久对自沉吟,春云无数春山覆。

心悦春山山不知,春木有枝山有木。振衣岂必千仞岗,市氛远处孤怀宿。

瑶台偃蹇不亲人,争似故山结缘夙。从此故山若故人,一任春光作转毂。

毕竟年年春用来,遮莫山山春尽伏。我今辞山袖春归,斜阳一道光蔌蔌。

眼中兰若蔽轻岚,林外游人并樵牧。颇疑山鸟罢求声,珍重山花能满掬。

回车一一付轻舠,晚棹回映春溪绿。简取消愁旧酒杯,起舞中流为春祝。

但愿春酒与春山,同尔春人俱穆穆。兴言兹会良亦艰,摇笔春前细追录。

玻瓈帝网两镜参,元中之元清灵酣。露泡影相合不二,水月空观谁为三。

中流两岸四无定,鸟道一碧微自谙。军持满汲寒沁骨,容受无多祇大惭。

红牙翠袖按清商,瞥见尘飞玳瑁梁。宛转尽能谐律吕,主人无忝蔡中郎。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寂寂僧房半梦中,萧萧修竹四山风。唯应门外苍髯叟,解乱儋州秃鬓翁。

燕寝凝香,金貂贳酒,挽将天上春回。踵门为寿,尽道谪仙才。谁识元龙豪气,沈雄自、湖海中来。十年梦,新亭风景,惟有岁寒梅。老来。须共约,原作酌,兹从藕香零拾本改凤皇山太谷山竹杖芒鞋。要从今浇下,胸次崔嵬。酿取周郎醇酎,更休用、桃李传杯。衡门外,柘荆尚在,千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久乃与之忘,一洗耳目垢。
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
神仙亦爱奇,临流并琼玖。
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缅怀玉扃翁,不受荒幻诱。
尔来谒空祠,采苹奠玄酒。
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
逝者固如斯,川上叹鲁叟。
任重悠悠。
生涯浩浩。
善难拔茅。
恶易蔓草。
逆思药石。
愻求非道。
珠岂朝珍。
璧宁国宝。
想贤若焚。
忧人如捣。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愿保青松姿,为加白石餐。万事付东流,静似观波澜。

耿耿长有怀,素心托飞翰。

芙蓉千仞倚层空,蹑屐扪萝有路通。十二琼楼连碧落,三千金界散洪濛。

天边忽洒仙人露,槛外长吹玉女风。闻说广成丹尚在,便应晞发卧崆峒。

方挹新春,又迎朱夏。
山不为高,水下为下。
梅雨连绵,虚空贴卦。
浸烂石鸟龟,黄梅添话欛。
鸟牙峰顶浪滔天,犀牛扇子增高价。
日面佛,月面佛。
西碉树色含烟,东谷华光映日。
仰视莫穷,俯看已老。
一时分付主林神,明眼衲僧无处讨。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三三两两。夜夜教人想。偷入霜绡斜隙帐。直到珊瑚枕上。玉人梦绕江南。输他一饷肥甘。莫恨我心儿毒,只因你口儿馋。
富贵真同一蚁丘,宠荣多处独多忧。
静观草木自生意,晚爱溪山多胜游。
竹岂有情那得醉,鸡宁解语亦能愁。
纷纷数子成何事,只合求田问舍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