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十

屋梁明月频年梦,迥阑几番愁倚。落叶悲秋,长条堕劫,心悸斯人憔悴。

征尘未洗。喜一笑相逢,夕阳烟翠。大斗浮余,世闲如许快心事。

新居还更不远,又天街共踏,寒月如水。许浑诗情,彭宣丝竹,并作当筵欢醉。

清心妙理,况道味醰醰。近来增美,进步竿头,素心人倍喜。

清江苏江宁人,字子畴。同治间年四十余,始以优贡疏荐内阁中书,光绪间官至侍读。性兀傲不与时俗。卒年七十三。有《名文勖行录》、《赋源楚辞启蒙》及诗文词笔记等。
  猜你喜欢
轻盈千结乱樱丛,占得年芳近碧栊。
逐处间匀高下萼,几番分破浅深红。
烟晴始觉香缨绽,日极犹疑蜡蔕融。
数夕朱栏未飘落,再三珍重石忧风。
已作惊禽不择柯,异乡那复困风波。
别来莫讶书凄恻,忧患艰难我最多。

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江湖落魄忆芳年,曾赋名都结客篇。九陌舞香元夜烛,六桥歌月禁烟船。

红帘顾曲缠头锦,紫陌寻芳买笑钱。老去风情浑减尽,一窗听雨对花眠。

既是随阳,何不向、东吴西越。也只在、黄尘燕市,共人凄切。

几字吹残风雨夜,一声叫燕关山月。正瑶琴、弹到望江南,冰弦歇。

悲还喜,工还拙。廿载事,心间叠。却从头唤起,满前罗列。

凤沼鱼矶何处是,荷衣玉佩凭谁决。且徐飞、莫便没高云,明春别。

点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秀句修然洗黛红,也应斋閤万情空。
只知圆泽缘将尽,不谓芳卿恨尚同。
梦里芙蓉归别殿,海中桃竹寄书筒。
相思何限西垣兴,犹记分泉落月中。

转输饷官倾富室,米石万钱无处籴。连村鬼哭灶沉烟,野攫生人腥血赤。

九疑对面森可畏,弱肉半为强者食。旋风吹棘昼枭鸣,缺月衔山虎留迹。

提携匕首析扊扅,狼藉剔剜碎燔炙。恍疑逆祀祷恣睢,复恐老饕侪盗蹠。

幽幽怨魂忍葬心,腐胁穿肠愤无术。髑髅抱痛宜有知,上诉帝阍吐冤抑。

我生白头骇见此,矫首苍穹泪沾臆。北山有蕨南涧蘋,旦暮可湘心匪石。

青春鸠化逐苍鹰,黄口蛇吞来义鹘。物情感召尚如此,同类何辜自相贼。

兴言使我立废餐,推案拊膺衷奋激。鞠囚谁料殒炭瓮,立法竟嗟离舍匿。

后人几度哀后人,万劫相寻岂终极。昨来偶值邻翁坐,且说舟航好消息。

浙江白粲载如山,相送大军来有日。一朝菜色变欢颜,怪事书空自冰释。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飞鸣北雁塞云暮,
摇落西风关树寒。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裴徊偏起旧枝恋,半夜独吟孤烛残。

片月太凄清,残宵破镜明。冷交风影落,澹到日华生。

黯黯斗门柳,苍苍禁树莺。十年栖息处,一倍想瑶京。

客行无远近,门外即天涯。落木秋将老,寒镫夜自花。

霜清虫负户,风急雁啼沙。欹枕山楼静,沈沈独忆家。

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

草草深闺度岁华,生平不解问桑麻。沿篱野豆初牵蔓,绕砌山桃半欲花。

细雨渍成杨柳色,暖风催放牡丹芽。村姬结束新螺髻,傍晓比邻唤采茶。

妇挼草汁浴蚕子,婢炙松明治枲麻。东阡西陌要耕麦,如何游子不思家。

两镇旌旗对抚邦,老成循政独难双。赐环已许归西省,拥楫方来绝大江。

后乘愿陪幽赏尽,诗新顿使勇心降。主人意厚春潮小,且卷孤帆偃画杠。

白玉谁家郎,红粉何处女。
秀色总堪怜,春风密相许。
故岭重经枫叶凋,旅怀肃索伴归樵。
冰霜在道无千里,肌骨侵寒已半消。
石面乱云随马度,树头残雨逐人飘。
翻思前夜溪亭别,窈窕清商酒一瓢。
万萼千枝二月春,只愁风雨便成尘。
不知谁撷香英去,自有寻芳拾翠人。

凄然回首,旧扬州、曾见几家华屋。二十馀年,刚付与、一片寒笳代驸。

屏迹隋墟,转蓬梁苑,空负琳琅玉。坐而须老,此生过在谁孰。

嗟余久矣飘零,牢愁成句,不可人间读。愧杀前贤称宅相,驽马秀骐齐亍。

泥水相逢,须眉非昔,还向穷途哭。君来就我,浇寒且索醽醁。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

  而乐天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河间一都会”,“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怀夷旷,能自适,现其所为诗,绝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误。顾街内无精庐,治一土室,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