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山寺

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774—835)一名遍照金刚,日本僧人。俗姓佐伯氏,生于赞歧国多度郡。幼习儒教,后转信佛法,22岁出家,投奈良大安寺习三论宗。德宗贞元二十年(804)随遣唐使入唐,拜长安青龙寺密宗阿阇梨惠果为师,得受胎藏、金刚两部大曼荼罗秘密法,又从般若三藏受学梵文。宪宗元和元年(806),携内、外典籍数百部返回日本,致力弘扬秘密法门,开日本真言一宗。文宗大和九年(835)逝世,谥称弘法大师。撰有佛学方面著作多种。所著《文镜秘府论》6册,专述六朝至唐初有关诗歌体制、音韵与对偶等方面理论,引用材料甚丰。
  猜你喜欢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饮器。贪泉水。山乳涓涓甘似醴。怀金嗜宝随人意。枉受恶名难洗。真清方伯端无比。未使吴君专美。
寂寞枯秤响泬寥,案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横见六朝。

江陵伎人子,掩袂作啼声。家家叉帘立,送王上台城。

王欲别太姬,门前黄纸催。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徘徊。

王入台城后,不省作悲啼。妆台铅粉骄,别接冶游儿。

朱门一家哭,万家得安宿。一家亦不哭,太姬方啖粥。

门外双乌栖,哑哑枝上啼。官今当大赦,不愿赦王归。

二十四皇孙,譬如南陇树。一半枝撑天,半不知爨处。

除夕既除春夕饶,焚香高拱度春宵。风出江声波发船,长歌顾影一凄然。

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馀此调,入江流。

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

独上浮屠第七层,乾坤万象见觚棱。东山吹老庐山雪,却捲江声入建瓴。

弱岁干名翰墨场,春寒摇笔试西厢。茫然二十年间事,还著春衣侍玉皇。

江风漠漠寒山碧。孤鸿声里霜花白。画舸且停桡。有人魂欲销。
相从能几日。总是天涯客。尺素好频裁。休言无雁来。
过眼溪山,向来都是经行处。骖鸾人去。冷落吹箫侣。
小立江亭,愁对蒹葭浦。无情绪。酒杯慵举。闲看江枫舞。

水晶帘卷月黄昏,蟋蟀秋声彻禁垣。斗罢每邀天一笑,朝来分赐小雕盆。

微生率苟且,即事多谬误。青春去我早,脱帽白发露。

带剑出门来,不识门前路。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

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

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

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

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弱冠怀微尚,复与世相逐。违志兹二纪,谢病返初服。

寻异淹晨昏,赏心穷水陆。层岩备登顿,平林恣远瞩。

阳葩相映蔚,幽草亦芬馥。微雨过春江,蒲稗生新绿。

水流虑自澹,山深人绝俗。行从太公任,朅伐谢林木。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莫为文章不直钱,布衣亲到玉皇前。好诗未足三千首,又为梅花入瘴烟。

火灭不复然,泉出不归源。
君心既已死,捐玦向平川。
由来负心人,头上无青天。

残月楚山晓,孤烟江庙春。

寂寥谁作侣,耿耿一寒釭。
薄暮西风急,呼童掩却窗。

闲庭永夜金风细。看银湾、共说双星会。好梦今宵,离愁隔岁。

两情脉脉从头记。

明晨还向璇宫里。算聘钱、应悔黄姑贳。毕竟仙家,不同人世。

一年一度云軿至。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