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注释
永:即永州。
氓(méng):古代指百姓
咸:都。
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
善:通“擅”,擅长。
暴:涨
绝:渡过。
济:渡河。组词:救济。
中济:渡到河中央。
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再加倍为常,意为几尺远。
不能寻常:达不到平时游泳的水平。
有顷:一会
益:更
后:落后。
怠:疲乏。
有顷益怠:一会儿就疲乏了
蔽:昏聩,不明是非。蒙昧
侣:同伴。
去:丢弃,放弃。
且:将,将要。
腰:腰缠。
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
货:这里指钱。

赏析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词简省浅近,人物特点却入木三分,体现了柳氏寓言一贯的特点。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自蔽。

  作者通过三个正面描写和三次侧面烘托,在简省的白描中通过强烈而深刻的对比,戏剧化地突出了人物性格物征,深刻而令人警醒地彰明了“哀溺”的主题。

  从细节运用与结构分析方面来看,此文也可圈可点。

  在永州民众“咸善游”,而水“暴甚”,几人渡河,船破于中流的背景下,众人皆游。“咸”点明人人都水性好,即使水“暴甚”,本来众人也可以游至岸边。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一笔转折,使读者注意力自然聚于此“一氓”,而后又特借“其侣”来点明,这个“尽力却不能寻常”的人正是“善游最也“之人,那所有人都不禁要问“今何后为”了。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腰缠千钱,财难舍,可谓“氓”之常情。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读者都要问“何不去之?”了,生死危机下,应该“去之”了吧?结果“氓”“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对这样要钱不顾命的人,人们都忍不住喊出“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的劝诫。

  出人意料的是,“氓”“又摇其首。遂溺死。”这一转笔,直让人慨叹竟然真有这样要钱不要命的人,何其可悲。再回想前文,这人是“咸善游”的民众中“善游最也”之人啊——这样的人,竟是溺死河中。为何?已不言自明。

  小小篇幅,重重铺垫,层层对比。设悬念、作伏笔,起承转合,多在细节处见匠心。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最后“合”笔之处,点明主旨,“善游最也”的“氓”为千钱便溺死河中而不顾,那“大货”又会溺死多少“大氓”呢?

  “得不有”一句是理解整篇辞赋的关键,也是作者由“序文”过渡到赋文的桥梁。林纾在《柳文研究法》中说:“《哀溺文》与《蝂传》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序’之结尾即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语极沉重,有关系。”

  从故事到人物,从记述到描写,都鲜明具体,活灵活现,如一篇“小小说”。这个被淹死的“氓”,钱迷心窍,爱钱超过爱命,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最后终因金钱的拖累而被淹死,实在可悲而又可怜。可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在紧急的关头,分不清主要、次要,依然恋钱不舍,又有些死得活该。柳宗元在“哀之”的同时,马上想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从被淹死的“氓”想到正在被淹没的“大氓”,从永州一件具体的生活事件想到整个社会现实。

主旨

  《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葬身名利场中。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丢失了性命,再多的钱财也是无用。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写作特色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创作背景

  从“永之氓”等内容结合寓言讽刺主题来看,《哀溺文并序》应与《蝜版传》等寓言同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创作的。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潭心不冻处,鴈鹜自相依。
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
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
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雁云蜚兮鲤沉,高者可弋兮下可罾。龙沙之上足以忘机兮,于以观鱼鸟之情。

修眉浮空兮,鉴寒濑之澄凝,茹紫芝兮濯缨。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山水之情。

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龙沙之上足以忘怀兮,于以观草木之情。

秋风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风月之情。

百夫逐鹿兮,失得之营心。有鹿兮虽竭蹶其何悲。

向知鹿不吾得兮,曾不如其已。不吾得则已兮,又何有于龙沙之君子也。

一笑相逢在翠微,绿槐高柳借凉时。
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
日落三杯无事酒,人闲八句自然诗。
来朝云过青山外,回首空闻猿鹤悲。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事事将心证,知君道可成。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在刻舟痕。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夏日长。
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江上闻秋雁,秋风第一声。几行云接塞,昨夜月临城。

万里惊烽火,群飞忆弟兄。关山书未寄,愁感异乡情。

年来随人钓溪侧,终日不得个鲂鲫。特向渔翁问其然,笑煞群儿还未识。

人钩曲,我钩直。风钩遇鱼便可得,直钩空饵送鱼食。

及见玉川吟,古愚真我逼。我今亦欲打钩曲,只恐伤鱼口血出。

锡谷名泉誇第二,江水由来胜山水。中泠天畔隔苍烟,九龙眼中荖可喜。

我梦临此鉴眉须,裹茗烹煎携绿珠。老僧毵毵妙而臞,忽来说禅坐跏趺。

三生岂是旧缘法,明日买船当下闸。共君乌纱一裹头,野岸春洲看晴鸭。

清宵哀角静严更,睥睨高悬列宿明。几日风烟归梦阔,一城砧杵客心惊。

黄金难信刘中垒,白眼堪嗤阮步兵。怅望紫宸朝散后,晚钟时度枕函声。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十载幽怀托素弦,江云如梦水如烟。荆台风雨传经夜,汉渚干戈问字年。

冷宦惟添新白发,高吟还恋旧青毡。短檠破砚分明在,话到离群各黯然。

华堂月净螀啼露,主人爱客陈缣素。怪兹咫尺轩楹閒,何得突兀槎丫之古树。

细观劲翮翩然翻,想见炉锤笔端铸。我闻画鹰者,最数姜楚公。

边昭及林良,厥技颇亦同。纪也下笔相追从,方其冥想动真宰,意欲惨淡无天功。

当年侍从南薰殿,豹房日暮争嬉宴。泰彬前导朱寿来,追逐围场若驰电。

偶然点笔成此图,往往深情存谲谏。不图宫阙图草莱,寓意微茫果谁见。

嗟余枨触百感生,与此旧恨偏殊情。鹰兮禀气最猛鸷,啄睛掐脑群雏惊。

胡为敛伏不一试,草间狐兔犹纵横。北风昨夜萧关起,愿尔决云驰万里。

一击乱群穴,再击妖领死。扫除六合会有时,莫向凡禽惊爪觜。

吁嗟乎!材官突骑今岂无,驽痾局缩非壮夫。鹰兮鹰兮人不如,傥登刘表高台上,我亦乘风试一呼。

君恩犹使居湖曲,年未为高奈病何。
做却潞公官职了,较来谢事不争多。
万木有荣谢,此松无盛衰。
萝阑秋韵起,棋罢午阴移。
般匠雇不雇,秦君知未知。
亭亭高节在,看取雪霜时。

六合倾翻劈面来,暂披麻缕混尘埃。因风吹火浑闲事,引得游人不肯回。

坏不坏,随不随,徒将闻见强针锥。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竹裹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园。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
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约矶。

十载劳尘鞅,羞看华带围。巨鳞无浅跃,健翅总高飞。

北署遗矜细,南州叹式微。蟾光今久蚀,何夕更重晖。

黄叶疏疏门巷,寒风淅淅蒹葭。人在小楼隐几,夕阳忽度昏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