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少城东,看夕阴昏处,新绿初显。惆怅独归路,送天边春眼。
湘水泛舟何时,早燕子、分明樯上见。算别后、便佳期误了,垂杨如线。
七载西山看暮云,料旧梦无迹,郡斋苔暖。游屐更迢遥,独啼鹃相唤。
有些残剩山川,对暮色、付教天管。客里放春归,讶道楚江潮满。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江左昔溃乱,桓卢递相寻。刘裕起寒微,长驱扫氛祲。
秋草虽未枯,霜雪巳骎骎。陶公节义士,素食岂其心。
我才非管葛,谁能起沦沉。所以歌去来,归卧五柳阴。
悠悠多感激,怆恨寄讴吟。哲人贵知几,芳名留至今。
展图三叹息,怀古一何深。
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主人抱膝淡无虑,祇有耽书癖未□。
绝域求通使,皇华益藉才。男儿万里志,笑语片帆开。
积卤生阴火,奔涛起昼雷。曝鳞成岛屿,吐气误楼台。
城邑东迎日,居人学用杯。诗书自天性,冠带及家陪。
岁月如勤止,登临亦壮哉。威声逾肃慎,仙事指蓬莱。
鹏向南溟近,槎常八月来。言瞻析津次,遥见二星回。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物得所养,其崇亦然。资生资始,有开必先。
崇邱之广,无物不养。天地氤氲,阴阳鼓荡。□□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夏甸既恬,春台斯旷。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积阴之气凝不流,澄辉上薄蟾宫秋。灵娲鍊雪补天罅,六合幻一琉璃沤。
沤光滉瀁烛银浦,三山历历明可数。宝奁开影出素娥,桂露飞香洒黎母。
先生独坐海上亭,肝胆莹若梅花冰。初疑骊珠起甓社,熟视坎德交金精。
六鳌伏穴不敢动,天地无波一泓冻。玉螺沆瀣漱玄津,铁网珊瑚注清梦。
紫鹏飞来翼垂云,药成兔鼎许见分。先生跨鹏擘云去,麻姑已约南溟君。
小屋坐如梦,块然见寒花。共此一尺春,与作石生涯。
东风有百好,江燕蹴晴沙。嬛嬛神暮来,罗袜步欹斜。
娈彼金玉姿,凡艳不齿牙。未是山人心,剪裁出天家。
阿兄不肯顾,夷然去鸣茶。时念矾弟兄,抱牍对老鸦。
来归坐欠伸,晚晴放吏衙。忽思收犯斋,新妇映脸霞。
平生江海兴,临事岂有他。尽此升斗间,何用惜芳华。
安得谢扁舟,清卧理钓车。闭门咏棠棣,白首无叹嗟。
接叶亭边落叶寒,纷纷送客山长安。重来我只常资进,晚达君犹本分官。
未敢便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多生那得离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
暗风吹雨夜萧森,布被支吾冷不禁。老别匪徒三日恶,淡交奚止十年深。
床头饥鼠纵横出,阶下寒蛩断续吟。遥忆孤舟芦荻岸,有谁同我此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