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蟾光秋半倍婵娟,河汉潜微莹碧天。楼上美人贪醉赏,晓钟声断遂经年。
走遍环球西复东,莼鲈归隐卧吴淞。可怜一副伤时泪,洒尽吞花卧酒中。
衰翁同岁喜相收,同病同心同白头。委吏除官俱逆旅,瘴烟香草等荒州。
六千里外抛机略,二十年来谨校雠。工拙是非无会处,下陂红日若为留。
黄帝骑龙去不还,玉笙鹤上北风寒。孤臣独有心如铁,斲玉镌诗泣露盘。
公庭草绿讼声稀,时见双双蛱蝶飞。曹史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曾同太守行红随,更与高僧别翠微。近报南台多辟荐,殿前早晚赐朝衣。
佳葩异卉绣如堆,诗欲成时景又催。绛羽鹦哥频自舞,金丝蝴蝶忽飞来。
九重溪外求田好,七里香中作赋才。思力敢誇犹未竭,天风还鼓海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