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贯(约公元九五七年前后在世)字一之,建安人。(唐才子传作闽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周世宗显德中前后在世。客居江南。性疏野,不以荣宦为意。周世宗至广陵贯时大有诗名,世宗亦闻之。贯录诗一卷献上,首篇有云:“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世宗不悦道:“朕伐叛引民,何得‘有巢'无主’之说。幸硬骨头朕,若他人则必不免。”遂不终卷。赐进士而不授官。后不知所终。贯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茹荼甘若荠,慷慨荆蛮地。猛虎不忍射,爱彼爪牙利。
筑台南岳阳,丹火流扶桑。仙人多剑侠,起舞佐霞觞。
填填丰隆鼓,咽咽右英簧。双龙绕指柔,俄为掣电光。
惊风逐千里,澥水群飞扬。划然君一啸,为乐何洋洋。
我亦白猿俦,相逢聊翱翔。
长天雪低海鹏翼,飞璚成花晓阶白。网帏斜揭螭尾衔,不放龙绡障春色。
阳春按彻秦曲断,酒色鹅黄兽香煖。锟铻未照璀璨光,月彩先浮碧云盌。
梨花飞晴白日下,香老黄花絮飞野。馀春不散流水风,房结幽寒自兰麝。
春来春去花乱蜂,六花意与梨花同。茂陵发白意何事,未央瓦冷金茎空。
长歌郢中玉壶缺,苏武毡寒汉臣骨。相如肺渴思故园,吴姬莫道匙金涩。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