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虎踞标灵迹,危楼杳霭间。
剑池沉石壁,金地涌秋山。
塔影松轩断,云迷藓迳斑。
磬随灵籁尽,鹤伴老僧间。
有句惭先哲,无辞愈厚颜。
我来聊寫望,顿觉离人寰。
苏耆(九八七~一○三五),字国老,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以父荫为宣节校尉。逾年,授秘书省正字。真宗时改奉礼郎。既冠,举进士,后一年赐及第,知乌程县。改知开封县,迁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西转运使,移使河东、两河、陕西。仁宗景祐二年卒,年四十九。有文集二十卷(《苏学士集》卷一四《先公墓志铭》),已佚。《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猜你喜欢
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无人开口不言利,
只我白头空爱吟。月在钓潭开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春已经旬,历方换岁。六花依旧来呈瑞。细思残腊与新年,一般清绝元非二。
宿麦连思,遗蝗入地。坡仙有句谁能继。元宵此去日无多,会看霁色生和气。
在国南方,时维就阳。
以祈帝祉,式致民康。
豆边鼎俎,金石丝簧。
礼行乐奏,皇作无疆。

少时勇游山,说山喜动色。中年谪南方,庐阜得深历。

当时不类谪,忘腰带之适。怪人肝鬲异,破贼喜折屐。

只今窜林下,织衣而耕食。缅怀兹两士,吾宗气相得。

吾春种桃时,子晓寻嵩日。似闻黄面子,为采乌头出。

去年陟岱宗,一士世莫识。天门邀之下,倾倒意已极。

斯人与人异,龙虎两超忽。重寻亦无路,颠雨石崖坼。

珍珠无价玉无瑕,
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
月明残雪映梅花。

朱书华烛夜纵横,忽见篇章眼独明。暗里投珠人莫顾,空中悬鉴我何情。

相逢一笑平生友,此去重来几日程。路指娄江东下急,夷亭斜日暮潮生。

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隔林携榼近庭闱,旧业新祥兆不违。竹下彤云芝一本,松间綵线雉双飞。

媚筵小洞迎苔出,挂嶂凉絺带翠归。醉后可容逃疟鬼,夜深重调酒兵围。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
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薄海寒云酿雪飞,逶迤城堞玉龙围。蝗知入地深无数,柳见乘丝冻觉肥。

春瓮未开浮蚁动,冰澌初解泛鸥稀。老夫正尔抛书卧,高兴何人款竹扉。

一纪禆鸿化,千龄从列仙。至仁高协帝,厚德远参乾。

验寡亲尝药,恩深欲报天。为殚臣庶泪,朝雨助潸然。

碧坛丹洞路仍通,采药泠然亦御风。真箓草成天一笑,群仙冉冉下云中。

蕙光初上砌,草色已含晴。
日泛钗梁艳,风开裙简轻。
怜双临水坐,畏只映花行。
无数梅将柳,羞人蓄笑迎。

帘捲疏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新秋又值新晴后,天容倍饶澄莹。露气涵空,风威送爽,万象虚含清净。

初凉未冷,正帘影摇波,扇纨将屏。久坐空廊,数萤明灭乍栖定。

铜壶宵漏渐转,爱中庭地白,圆月飞镜。瘦不胜秋,疏还剩绿,一树垂杨低映,喧来更静。

又匝字鸣虫,纺纱声竞。拌兴暝迟,尽酬清夜永。

娇花媚柳新妆靓。裙边微露双鸳并。笑靥最多情。春从两脸生。
香罗萦皓腕。翠袖笼歌扇。余韵遏云低。梁尘簌簌飞。
褰衣汲灵水,混涤巾履尘。
烟霭霁杉竹,澄凝此心神。
高僧洒真雨,泽彼寒草春。
华月寫空印,清霜肃斋身。
犹言振金策,归作耶溪邻。
生来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
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

照眼芙蕖薄宦回,欢迎稚子驾船来。携亲不敢携鱼鲊,裕后何妨剩砚台。

漫说风波满平地,且呼朋旧共深杯。酒酣拔剑婆娑舞,自笑丹心老未灰。

年来踪迹叹飘然,一笑相逢莫匪缘。
多谢老僧勤记我,预将消息梦中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