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如奔箭穿霞壁,舟与浪花相拒敌。千岩万壑势将崩,一石中流犹荡击。
风挟惊涛似飓来,斜吹一半断虹开。潮向北江犹可上,西江从未有潮回。
北江势比西江缓,水性西江尤劲悍。时时一口似龙门,万里飞流束欲断。
牂牁至此尾闾同,到海犹须两日功。倾泻不教元气尽,故为三峡吕梁中。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吾闻王内史,种竹在山阴。人见此君节,不知此君心。
昔年读书脩竹林,积雪拥门三尺深。一庭夜月琼瑶色,万壑天风环佩音。
我知此君最清绝,岁晚相看面如铁。正色比公头上冠,爽气随公手中节。
青骢蹋遍江南霜,请持玉节朝紫皇。裁为凤凰十二琯,坐使寒谷回春阳。
依稀瑶径通云隙,藓石模糊数千尺。昂者如飞俯者驰,叠叠寒空翠光滴。
影高中逗日月辉,阴助草灵春不识。王屋壶中体浅深,来者增添爱山僻。
有人隐几每忘饥,姓名自愧樊中客。结庐纵拟续琴歌,却忆猿惊旧山侧。
西云观在古城西,观稼亭前黄昌题。要识杏花春雨里,白沙轻土好耕犁。
篙师郭西门,矫首霞外岭。森秀未及探,荒苔吊秋井。
剑精沉夜白,漆炬翳馀耿。嗟哉龙虎威,零落等虫黾。
一峰直海涌,破地出魁矿。流观劈坼状,髣髴神工猛。
授此窟室雄,能无霸图骋。让王东采药,为态本栖哽。
焉知牧野捷,吴业就已顷。风尘阅成败,宗社属衰冷。
不遣忠勇臣,相符带河永。词场亦何为,发嘅当晚景。
高贤惜地灵,倦鹤顾山影。愿买阳羡田,早从居吴请。
山色都将积雪封,烟寒何处觅游踪。十年旧事从头说,一榻长干共暮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