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何事竟头白,青春一放翁。乾坤羞髀肉,日月误雕虫。
藜杖侵苔润,药栏啄鸟红。经年常晏起,非是避墙东。
碧玉蒲芽短短针。雀罗波底刺当心。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晚风吹转北塘深。
驻节黔中改岁华,四山重叠绕天涯。空庭独坐听鸣鸟,拂面春风吹柳花。
大地春光一气通,河阳花与武陵同。花时花下逢梅福,一笑相看色是空。
嗜奇复爱旷,今日此相遭。虬干排空走,云根到地牢。
窗中分岭色,树杪泻江涛。物象都殊异,缘知作者劳。
户庭日夜转风烟,悔杀尘踪十五年。只为饥驱犹教授,误人多废蓼莪篇。
平生踪迹侣鱼虾,浦月山风满客槎。曾向春盘登北鲔,更从丙穴荐南嘉。
赏花钓得留诗友,折柳穿来觅酒家。万里江湖清梦远,于今空对画中誇。
南朝一片月,只在板桥西。楼笛隔江起,宫鸦何处栖。
故人自兹去,今夜宿青溪。孤枕应无寐,秣陵秋已凄。
晃日金英动,牵风翠带浮。何能常对此,忘却杞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