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二首·其一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多希望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注释
伏波营:“伏波”是将军的封号。此处用的原意:平乱的军队。

鉴赏

  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臻,一往情深。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成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成寐,因此,想象着借助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思妇「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边境。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个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不失为一首佳作。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猜你喜欢
吴歌咽深思,楚客怨归程。寺晓楼台迥,江秋管吹清。
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惆怅回舟日,湘南春草生。
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
只今恃骏凭毛色,绿耳骅骝赚杀人。

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

别派近传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繁花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
调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多情争似无情。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
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
莫若乎史。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君诰臣箴,
觚编毫络。前书后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呜呼!贞观多吁,永徽多俞。廷日发论,殿日发谟。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论出不盖,谟行不纡。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视,逶逶而窭。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若俨见旒,若俯见冕。无闲殿旷廷,
无尸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后相图身,天子专问。我独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秉笔如今,随班不进。班退史归,
惘然畴依。奏问莫睹,嘉谟固稀。取彼诰命,禄为国肥。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奥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fI.觜距磨抉,楅衡拘长。控截僚位,占护阳光。
垣私藩已,远史廋唐。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咽典噤法,
盖圣笼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张。后必非笑,将来否臧。
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贞观业,有永徽纲。亦匿匪见,亦寝匪彰。赖有后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须圣。事既可书,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陈不敬。曰逐史之喻,请以物并。
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栽既未牢,摒岂能盛!帝业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怃然,若疚若bM.昔何臣斯,隐我祖正。
不传亲问,不写密诤。孰示来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题笔来,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侧头,螭虬摆湿。握管绝怡,
当殿而立。君也尽问,臣也倒诚。磊磊其事,镗镗其声。
大何不显,细何不明。语未绝绪,史已录成。谓之何书,
以政纪名。伊纪清芳,可昭典坟。古师官鸟,昔圣官云。
方之我后,录里书分。录有君法,书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圣政纪云。殿无闲时,廷无旷日。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君劬臣劳,上讨下述。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窥孰测,外夷内储。谓君有道乎,臣有谟欤?
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一体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绝防无碍。国章可披,唐文可爱。善咨不偷,嘉论不盖。
不偷不盖,在圣政纪载。谅夫!总斯不朽,可悬魏阙。
愚得是言,非讪非伐。实谓医臣浑沌,开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发。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蹶。

学辨痴龙信博哉,风流夷甫更多才。拟联石鼎弥明句,对耸诗肩夜拾煤。

今年举进士,必谁登高第。
孙传及孙仅,外复有丁谓。
到京见陈访,好尚同韩洎。
馆中诸仙郎,纶閤贤三字。
翰林四主人,列辟群英粹。
奔腾走大名,淜轰天邑沸。
怒浪航斯济,骏蹄御良辔。
缘险径梯空,饿肠劳填味。
我何为欣欢,名身苦将悴。
北塞绝戎勋,南荒政遭坠。
焦焦家殚穷,口众食增累。
雏豝余十辈,业学莫能器。
发白壮心衰,不觉老之至。
跼缩步九衢,羞畏同腐婢。
仰瞻尔数子,吾道终焉寄。
无为忽于予,斯文幸专继。

窈渺珠帘,微茫宝镜,仿佛绡宫锦地。便湘水无波,压残兰蕊。

恰见素面凝妆,只粉痕、一线垂红泪。梅花魂冷,梨花梦断,云屏深闭。

何事。临琼砌。但消受东君,幽情寒思。还领却艳阳,平些春意。

素手喜拈绛蜡,畏珠箔、风侵回绣被。应渐博、艳雪枝头,留作晓霞凝睇。

雨馀露井春生,飞琼夜剪瑶池雪。新妆照水,繁英如玉,几枝初发。

洗尽铅华,消除尘垢,望中幽洁。但芬芳未了,枝头杜宇,偏只是、啼声彻。

爱尔丰姿清绝。倚雕栏、不言堪悦。玉兰沁露,梨花带雨,风神终别。

烟净池塘,日长庭院,莺声乍歇。趁东风、试把琼枝摘取,绿窗陈设。

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亦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绣幄雕阑护晓寒,万千红紫半瓓珊。呼童点检春多少,花事相将到牡丹。

处世虽等伦,静躁各殊寓。茅斋殊萧寂,布褐安吾素。

石涧泻寒泉,花径泫清露。悠悠天宇空,秋声在高树。

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一日新晴三日雨。寒食清明,只是寻常度。孤负惜花心事苦。

乱红都逐东流去。

眼底韶光容易误。独抱箜篌,有恨和谁诉。酒醒高楼天未暮。

斜阳犹在深深树。

城外黄河河上山,山山回抱作重关。津船逆渡经三折,星海分流见一湾。

掉臂嵩门行在望,吟诗洛社几时闲。滔滔南北从兹判,那不临歧泪暗潸。

忆昔当年借榻时,萧条风雨系深思。吴门别后风常念,燕市相逢喜可知。

王事有程多远役,旬宣无地不宜诗。携樽未得时相遇,况又匆匆重别离。

万里将雏西北飞,江淮倒景弄差池。云天空阔稻粱少,却羡鹪鹩巢一枝。

兴来时野眺,小立倚柴扉。
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
山飖藏竹语,水鸟出花飞。
不觉空烟暮,蒙蒙翠湿衣。
经炎虽得信,旦夕梦兼思。
多暇知无事,新秋合有诗。
树凉看雨过,吏散见蝉移。
谁共清宵坐,西轩月满池。

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