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道人宴坐得圆通,妙观年来等色空。结习已销花不染,何妨镶丽伴衰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芙蓉亦花妖,转海毒我民。嗟尔道士居,告诫何谆谆!
流毒且百年,禁令今始伸。至今论外祸,此特为之因。
昏莽持外交,实出亲贵臣。入山见署额,咄哉彼何人?
署盟亦此笔,遗祸今未泯。一言足丧邦,坐使利益均。
留名亦山辱,幸尔犹全身。遥遥两仙馆,云泉与长春。
风雨秋一叶,海外成青燐。尔徒媚道心,所志惟金银。
奈何不斩虏?飞剑乞洞宾。
八月秋高天宇清,东篱菊绽黄金英。感君惠我纷数茎,根连宿土何敷荣。
为爱晚节风霜更,妍华不肯青春争。閒来移植临轩楹,晴窗对坐逸兴生。
有时凭阑诗欲成,幽香馥馥供吟情。有时歌啸清樽倾,佳色粲粲阶前呈。
夕餐落英闻屈平,古来不独陶渊明。何当过我解我酲,与君同结岁寒盟。
勤俭为家宝,此语得真诠。生众而食寡,交济乃无偏。
譬如成泰岱,积壤到其巅;又如济深井,掘土乃得泉。
予家无恒产,衣食敢云便!况更崦嵫迫,食指动盈千。
亦知有兴废,岸谷海为田。所贵读诗者,能吟山枢篇。
萧萧芦荻边,载酒趁斜阳。醉来疑作梦,捩柁过潇湘。
滇池汹汹,帝乃平之。匪彼元戎,惟帝之功。高居北极,洞视下方。
惟仁智勇,克靖万邦。帝命臣塔,汝从西粤,急捣其窟。
塔拜受命,衔枚束刃。环滇其来,龙骇鹏鶱。军声轰然,如坠自天。
帝命臣里,汝往巴蜀,横剪侧入。里拜受命,量沙追蓐。
有疾其驱,无暴我邦。踣栅跐垒,言壁其东。帝命臣泰,汝从黔趋。
惟此蝥贼,数载旷诛。汝将士用命,贼其敢逋?泰拜受命,于皇之训。
我旐我旗,于苗于蛮。度幕轻留,弥险蔽关。夺其阻隘,掀其篱藩。
兽穷负嵎,我师固以完。帝命我师,势为犄角。
麾城摲邑,万里手握。维彼鷇麛,敢抗乔岳。维彼萌蘖,敢傲霜雹。
彼蘖繁矣,于焉蟠根。雨露既濡,忘帝力之勤。圣人神武,施设芟荑。
斮彼枭骜,张我熊螭。傃镡批亢,下甲陷坚。箕张翼舒,合围于原。
兽穷于阱,人或兽哀。快彼凶丑,覆卵毁胎。帝曰吁嗟,劳我人师。
日费百万,大农不支。滇人望拯,如哺疗饥。载砺载攻,天策攸宜。
孟冬月杪,师薄于城。降蟠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驿递颅。
滇人歌舞,于屋于衢。夜半捷来,天心恻楚。闵怜下民,罹此荼苦。
我将我师,于野暴露。布惠酬功,急疾如火。
于庙于郊,其仪孔炽。华俎腯牲,永言昭事。都人士女,白叟黄童。
叹呀嘻笑,祝我圣躬。帝曰归来,予开明堂。
制礼兴乐,登贤拔良。孩养无告,施厚仁滂。熙我庶绩,纲举目张。
永万斯年,率由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