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

翰苑事犹著,岱宗魂已游。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听猿啼。
几时御水声边住,却梦潺湲宿此溪。
潘安秋兴动,凉夜宿僧房。倚杖云离月,垂帘竹有霜。
回风生远径,落叶飒长廊。一与交亲会,空贻别后伤。

屏开山弄巧,岩秀壑争流。漫作剡中梦,难寻雪夜舟。

三十年前事,记童年、章华曾作,屈平高弟。家本宝华山下住,门映石湖荷芰。

有一带、疏轩曲砌。忆得危崖腾健鹘,咽秋灯、夜半歌山鬼。

风乍刮,鬓成猬。

凄凉阅尽人间世。看多少、经堂书库,拆为马肆。旧日生徒今亦老,相对贤门佳婿。

更似舅、魁然无忌。且尽君家黄菊酒,论人生、一醉为佳耳。

西州恸,成何济。

圣朝偃武修文日,共道王言似六经。宋史重施新衮钺,孔庭增饰旧笾铏。

垂衣共仰升龙象,赐墨皆成翥凤形。回首茂陵松柏树,春来还向裕陵青。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一讯槎风。有双栖锦羽,携取筠笼。抱时春屿里,啼处晓波东。

洪桃花下几回逢。乍呼小名,朱朱未通。瑶窗远,想误却、汜人同梦。

珍重。谁乞种。持比汝南,噤㾕神偏耸。帻染蛮砂,尾捎蜃雨,特地移窠分送。

我已无心舞秋宵,负雏看啄苔阶缝。凭丹青,唤梅家、写伊飞动。

日既去,日复来,来如赴,去如颓。来是谁约,去是谁推。

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无与我与,何故使我心惊猜。

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

吾人亦谓参三才。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

嘅岁月之玩人,同古今而一雷。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

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

不忧罄其瓶、耻其罍。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

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

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信寿夭吾何以外,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此身只合老江皋,旁挺偏宜寄托牢。绿暗红稀君莫惜,鹅潭烟雨足风涛。

敧枕舵栖底,风波梦不安。三更呼起碇,星斗满江寒。

南来受命佐为州,喜遇丰年暂出游。过岭崎岖寻道路,上山硗确治田畴。

修藤挂树龙蛇走,怪石攒溪雁鹜浮。赋役已宽词诉简,素餐无补谩优悠。

夜色溶溶,迷离一片,依然月到回廊。数声邻笛,声声调入凄凉。

小阁帘深凝素影,恍疑人坐旧西厢。频搔首、韶光浪掷,此际堪伤。

几回梦绕离堂。及今宵重过,转觉苍茫。欲待去也,恁关心风景难忘。

倚遍阑干人独立,清光渐次逼虚窗。忽无端、疏钟又动,幽兴偏长。

纤腰恰傍垂杨树。瞥然惊遇。寻常梳里可怜人,一缕腻香风处。

白板门边归去。盈盈微步。斜阳飞絮奈何天,直欲作、高堂赋。

迢递接关塞,阴遥送岁年。百川黄潦合,四野黑云缠。

映竹疏还密,如麻断复连。无由同夜话,一榻独萧然。

一月不出愁东风,金卮翠杓无人同。鬓丝禅榻成独卧,水边孤负夭桃红。

今晨一笑上蓝举,出郭前导双凫翁。清明寒食次第逼,春声吹入饧箫中。

画船尾尾移堤外,中有吴儿歌小海。侬亦心如木石枯,不用倾城贻杂佩。

锦瑟年华剧可怜,掉头吹落沈郎钱。花前且为留旬日,莫待花残忆花发。

门径莓苔古意深,闭门懒复事参寻。
棋图静见孙吴法,樵唱真闻韶濩音。
米尽有方烹白石,丹灵无意化黄金。
花飞又是春将莫,小复风前拥鼻吟。

此君一本森双干,恰似孤竹生夷齐。清风节操终并立,明月环佩长相携。

或骑两龙齐上下,又挟苍凤随高低。何当联镳入云去,玉笙吹向瑶池西。

山形南北路东西,峭壁穷崖斧截齐。
天地无心生险要,君王有德浑华夷。
野人击柝惊秋鹘,关更开门听晓鸡。
往古来今知几度,荒城空白锁寒溪。

有客西游绝域还,星轺晓度铁门关。
杀风解冻添新水,朔雪开晴露旧山。
行李萧条心自得,梅花寒落腊初残。
临时一盏除年酒,村市沽来醉亦难。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