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儿女灯前感叹,宛如梦寐。
春来重订王孙约,竟淹留、又攀丛桂。青阳下榻,玄霜解缆,顷刻间事。
念晨夕、盘餐并对。更寒雨鸡鸣,暖风花坠。巴里联吟古调,逊君佳细。
云门旧誓寻难度,顿阳关、衰柳摇曳。几时还看,宾鸿万里,碧天留字。
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
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䴥。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
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显真院,公读书。庆春街,公旧居。九门团营九边策,想见十围腰腹中。
能储四面余年留一带,故物流传明景泰。良工琢就銙十三,蟒玉当时特恩拜。
公事英庙臣节坚,迎銮竭力身仔肩。轻裘缓带度娴雅,指挥谈笑摧也先。
公辅景帝臣志瘁,易储事未为公累。红鞓犀带画像悬,托孤何殊文宋端。
庸才误国江与陈,金带欲换工谋身。易储定策自二相,祸延璧碎诸廷臣。
公于此时非不谏,履霜坚凝初集霰。磨尽晶莹玉镜光,可柰君心不如面。
公于此时胡不归,点瑕免使苍蝇飞。也知挂带比还笏,好将初服更朝衣。
公非保身乏明哲,君恩太深计难决。留得葱河虹贯天,誓洒孤忠一腔血。
七尺躯为盛名误,欲酬主知家不顾。尚方珍赐密室扃,籍没时随带归库。
此带不遭裴晋公,口占谢表福考终。此带不逢曹使相,身被殊荣志家状。
犹幸庄田共给还,遗泽摩挲喜无恙。平生不解禅机深,山门留镇非公心。
带和魂返断齑处,祝融祠宇阴森森。吁嗟乎!七年天子一方玉,投向井中汪后哭。
纤儿竞论夺门功,戢戢万钉如笋束。石驸马,曹吉祥,齐叨紫绶悬金章。
冰山转眼尽消释,惟公此带千古遗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