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烛照银卮,颇忆沙河共客衣。今说宣威麟可佩,争如华表鹤来归。
秋香歙浦粳先熟,春早祁山笋更肥。茗饮萧斋客见过,旧游谈麈雪霏霏。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贵仕龟钻筴,閒居马脱鞿。冠尘昏旧制,带眼剩新围。
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掩关灰木坐,休示季咸机。
桂苑香消,芙蓉老、白苹浪起。又渐是、寒烟古木,夕阳流水。
玉笛悲凉秋旅怨,金砧凄楚关山思。看断霞、明月照凉辉,黯凝倚。
诗酒兴,消残矣。愁与闷,偏无已。念啼莺别后,水云烟弥。
惆怅不通天际信,江南风景空如此。听秋声、萧瑟夜蛩清,心如死。
虫蛇不在井,豺虎不在堂。枳棘不在路,祟厉不在场。
胡为劳我躯,年年去故乡。故乡此日好风色,雏鸡咿咿桑榆侧。
欲凭远梦赴乡关,坐叹行吟眠不得。君不见狐死必首丘,依依桑梓令人愁。
试看凌烟古图画,谁哉荡子曾封侯。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堂前种萱忧可忘,不如生儿喜殊常。呕哑啼笑彩衣侧,满堂和气生嘉祥。
燕寝香凝佳梦兆,与佛同生佛亲抱。我来初见出锦绷,肌肉照人眉宇好。
世间儿子空纷纷,如君此儿真慰人。蓟山东盘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天马驹,海鹤子。气骨初成便超异,籋云冲霄从此始。
浮图凌虚空,直上破青霭。创建开宝初,屹峙吴越界。
厚蟠苍山根,高出飞鸟外。我来试登攀,耳目为一快。
初恍穿沈冥,稍进离昏昧。盘回讶螺旋,扪摸駴神怪。
逾时至绝顶,遂与日月会。连山俯培塿,长江绕衣带。
海门列其东,潮头势淜湃。会稽青嵯峨,隔岸如点黛。
风帆与沙鸟,一一类浮芥。回观壁间书,劫火烧不坏。
乃知象教雄,愈信佛力大。贾勇既忘疲,登危亦知戒。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