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持归明月姿,皎洁无纤瑕。朝含东海日,暮膏赤城霞。
重袭盘龙锦,毋使蒙风沙。以奉白发人,一照生桃花。
如彼西王母,长居太清家。
江波不作河安流,春风岭海建节楼。筹边赖有重臣在,朝廷南顾今无忧。
自从互市启海禁,一衣带水连五洲。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恃其吊诡肆要挟,但有盘敦无共球。纵横捭阖等战国,势将迫我为宗周。
况乃东粤本始衅,门庭伏寇森戈矛。迩来飙车欲西动,更虞瞰我从上游。
威之不畏德不感,中枢术已穷怀柔。海南万里得安堵,所恃元老能壮猷。
方今议者利变法,我法不用宁非羞?况有治人无治法,若为国计宜人求。
惟公抗古独持论,会当入告宣嘉谋。有客哀歌动天地,蹈海不死生犹偷。
南来谒公辱庭见,五羊城郭方清秋。天涯沦落苦无著,荷公还我东扬州。
卖文傥得买山价,草庐拟筑山之幽。前身太华老道士,黄庭一卷供清修。
以心太平署庐榜,乞公大笔千秋留。闻公课吏言所志,补义取我琼山丘。
治平要自儒者事,岂在西法趋从欧。太平无事傥有日,定许閒暇娱清游。
此事难期此心在,乾坤浩荡消边愁。吁嗟乎!丈夫生当为八督州、取万户侯;
不然,儒冠世方厌,径须学道寻罗浮。乞公之书为公讴,狂奴之态公勿笑,江湖此去行扁舟。
公致太平傥我见,且看东南剑气凌斗牛。
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
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谁念繫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
怅流水钿车,繁华地。空冷落、珠尘绮席。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
凭阑对此叹息。更泪尽、离亭残笛。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石上桐孙美如玉,化作长鲸唤僧粥。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瘖无声。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逢时自致千秋名。
先朝直节董侍郎,锄奸拜杖投南荒。百粤山川恣吟啸,至今岩壑垂光芒。
康乐登临千载绝,苍梧黯淡漓江咽。铁城铜柱漫崔嵬,木客山猿自清切。
侍郎之后君也才,文章早压黄金台。时无孔融不荐士,《天人三策》空归来。
丈夫壮志凌八极,越水吴山伤偪仄。潇湘万顷九疑烟,我有愁心荡空碧。
兴来还看郁林山,八桂堂深客思闲。豆蔻晓风啼翠羽,桄榔残照落乌蛮。
其间仕宦都贤者,酌酒论诗袖堪把。铜鼓峰前意慨慷,绿珠渡口人潇洒。
劝君莫过柳侯祠,少年失足良可悲。劝君勿谒伏波庙,七十据鞍达者诮。
人生功何必勒昆吾鼎,贵何必入中书堂。淋漓翰墨飞夜郎,如君侍郎名亦章。
采罢丹砂好归隐,与君谷口话农桑。
三月旌旄下柳塘,使君从此领炎方。双江棹接榕溪近,五岭云横梅驿长。
去路秋山鸣翡翠,故人春雨梦桄榔。鲸波已息狼烟静,坐镇还看化远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