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听笛图

露气苍凉水气清,乱芦颠倒一舟横。枯风裂竹秋江上,更有何人听此声。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猜你喜欢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
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菽藿一箪乐,蒿莱三亩宽。
蒲轮不能起,瓮牖有余安。
高节去圭角,久要敦岁寒。
今朝郊外客,谁免涕汍澜。
此君尝识面,阅八载重来。
倦鸟欣曾宿,栖鸾去不回。
墙阴余旧墨,砌下长新苔。
多谢东屏主,时时为拂埃。
梨传真定间,其甘曰如蜜。
君得咸阳中,味兼冰作质。
遗之析朝酲,亦以蠲烦疾。
吾儿勿多嗜,不比盘中栗。

破屋不可住,如何著老身。喜于乔木下,见此小楼新。

山好如佳客,吾归作主人。摩挲双脚底,无复踏红尘。

高心休拟凤池游,朱绂银章宠已优。
欲待祸来名欲灭,林泉养法预为谋。

覃怀西望竹为林,箕踞谁知托隐心。我忆酒炉曾醉处,河山宁隔万重深。

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驱车入东洛,策马上西京。所遇何表表,莫非公与卿。

旌旄出广路,百步辟人行。前驱与后拥,不绝如雷轰。

人生处困阨,孰不思宠荣。此途良足乐,此任苦不轻。

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永怀鼎足戒,毋使公餗倾。

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
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
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
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怀沙。

兴来随意涉烟波,偶把渔竿学志和。午日才炎须戴笠,祫衣新制不须蓑。

桃花岸上红霞灿,杨柳溪边绿荫多。洞口仙源何处觅,但闻樵子唱渔歌。

黄芦瑟瑟吴江冷,烟月空濛湿秋景。脊令对对在原头,来往飞鸣翻瘦影。

何人写此意应殊,生色初疑造化俱。世情徒解誉名笔,我独临风悲友于。

忆昔同胞将七弟,钟爱先王分一气。凤雏龙种竟难成,芳草斜阳尽捐弃。

黄金色相玉精神,暂缘谪限留风尘。不是吾家吝茅土,多应霄汉回星辰。

谫薄嗟余嗣重位,国玺相传恒恐坠。披图忆弟更思亲,独立乾坤洒清泪。

孤舟浪打石尤风。霹雳浪声中。布帆喜得归无恙,系长桥、闲似渔篷。蛟渚如今寂寂,鸥波依旧溶溶。秋花开到雁来红。金菊对芙蓉。一襟磊块都浇去,饮红灰、如饮黄封。睡到日高三丈,从他衙鼓逢逢。

朔风吹雪镫光冷,茅屋萧然四壁静。避人彊起理寒衣,抚事凄凉心耿耿。

忆昨宛转深闺时,春风澹冶花弄姿。买秋延夏日搜讨,花里浮生聊自怡。

浮生乐事浮云幻,转瞬年华易燕雁。世事沧桑不忍闻,回首烽烟嗟岁晏。

岁晏荒寒仍若斯,茫茫天意有谁知。穷谷犹传猿鹤警,亲遭兵燹将焉之。

将焉之,伤别离,君不见矮屋团栾日,犹胜围城叫苦时。

牵马出里门,扈跸边城去。西陲有遗孽,狡脱甚投兔。

誓灭此朝食,家室非所顾。附书与六亲,不必念苦辛。

天子是主帅,拊循如家人。天子是主帅,士气为之扬。

天子是主帅,甲胄生辉光。早夜五十里,有道无兼程。

军中米粟多,到处泉流清。昔怨从军苦,今歌从军乐。

功成受上赏,图形在麟阁。

近水光初见,远山翠亦开。菊华还可采,行客盍归来。

墙头冉冉新阳露,忽作玲珑玉千树。
老蛟偃蹇独避人,卷回飞雪江皋莫。
何处鸣禽来龙去脉好音,四月枝垂起黄雾。
摧折霜馀初不惧,笑看春光等闲度。
百年梦幻欲无言,吹落吹开岂风故。
时来荐鼎真偶尔,小住疏篱非不遇。
我知天地绝茫茫,无为展转独多虑。
为花凄断却回头,尔亦微酸苦难茹。

三十六鸥飞不还,绿杨依旧倚潺湲。名园避暑娱新节,《大雅》扶轮借小山。

藉甚声名元白在,过从亲故纪群间。倚楼未觉前尘幻,乞得清凉羽扇闲。

干戈未定欲何之,万里还家一衲随。湖海班荆无姓氏,风尘面壁有须眉。

身当持钵飘零日,魂忆投诗恸哭时。故国鱼龙秋寂寞,不堪凭吊向昆池。

一从蔷薇绿,经秋忆故庐。
乡书夜来到,只是更愁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