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之蜀

西蜀三千里,巴南水一方。晓云天际断,夜月峡中长。

  杨凌,中唐人,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

  猜你喜欢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承恩新拜上将军,当直巡更近五云。天下表章经院过,
宫中语笑隔墙闻。密封计策非时奏,别赐衣裳到处薰。
向晚临阶看号簿,眼前风景任支分。
鹏霄休叹志难伸,贫病虽萦道且存。阮瑀不能专笔砚,
嵇康唯要乐琴尊。春风满院不欹枕,芳草侵阶独闭门。
剑有尘埃书有蠹,昔年心事共谁论。

吾闻霹雳手,刮决靡停留。彼哉刑名家,腊晦方报囚。

烹鲜贵不扰,劾鼠呵可羞。恕斋仁满腔,圄空吏沐休。

清静有古意,正大无阴谋。乍可免京兆,安能媒蹇脩。

淮北山南幕府开,江淮谁念有遗才。
出门万里长安道,乞我於潜驭马来。
多病酒尊疏,饮少辄醉。年少衔杯可追记。无多酌我,醉倒阿谁扶起。满怀明月冷,炉烟细。
云汉虽高,风波无际。何似归来醉乡里。玻璃江上,满载春光花气。蒲萄仙浪软,迷红翠。

落日西风粳稻香,畦间散策月荒凉。谁知万顷黄云熟,行客初看插绿秧。

水上晴云綵蝀横,许多蜂蝶趁船行。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吾生寡嗜好,独嗜佳山水。吾庐深山中,颇具丘壑美。

每咏紫芝歌,老亲色然喜。山中白云词,时取教诸子。

虽不求神仙,亦究黄庭旨。谁谓神仙言,治道不在此。

一心先自平,万事罔不理?天下不太平,必自人心始。

仙者特山人,其人常葆真。吾亦葆吾真,一室天下春。

丹青谁写满轴莲,濯濯西施一段妍。
汴水百年尘隔断,可无人作画图传。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州城距镇仰山灵,四面峰峦叠翠屏。菊蕊凝香三径老,鲻鱼入韨半街腥。

寺中日色凝楼赤,岛外云光射海青。顾氏将军荒冢在,閒寻墓志读碑铭。

羲和驭短景,昏中正昴星。修途翳积雪,长河合层冰。

客行焉汲汲,召命有严程。旧握棘寺符,今摇司马旌。

明皇重孝理,兵刑亦匪轻。折冲在尊俎,万里有长城。

门前蓬藋无人埽,客去墙阴藜苋老。我家城北君城南,相忆何其挂怀抱。

不闻叔宝方外谈,澄也何因令绝倒。知君不作避暑饮,闭门亦深荒径草。

钩章棘句日吟哦,玉轴牙签时探讨。迩来闻草鹿脯帖,盛湘十日虚蘋藻。

掺掺丸药恐不免,俗客纵讥何足道。恨我犹嫌褦襶嘲,不敢热行唯梦到。

君收奇功翰墨林,笔阵可埽龙驹岛。愿言不学司马公,万事逢人尽称好。

我诗燕石初不如,浪欲珍为夜光宝。残暑促装行造请,晓来凉气迎秋早。

定邀邻舍广文公,同听诵诗倾腹藁。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良辰启初节。
高会构欢娱。
通天拂景云。
俯临四达衢。
羽爵浮象樽。
珍膳盈豆区。
清歌发妙曲。
乐正奏笙竽。
曜灵忽西迈。
炎烛继望舒。
翊日浮黄河。
长驱旋邺都。

朔风何处寒梅发,江水悠悠路超忽。逢花不语疑见人,对影非真却因月。

纵使无花意自同,谁知有影色俱空。回头不见东林树,犹胜罗浮是梦中。

忍听离亭唱渭城,一鞭掉首任行行。石痴曾上青山化,鸟怨终填碧海平。

醉酒记来金谷苑,题诗愁绝玉溪生。短宵欹枕思谁觉,又看萧窗曙色明。

寒窗一夜雪,纷纷来朔风。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

问子何所之,家在济水东。问子何所学,上庠教化宫。

行将携老母,寓居学其中。

汉鼎三分日,桓侯战伐高。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

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

不填故实,自是桓侯,移壮缪不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