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
但闻歌竹枝,不见迎桃叶。
明月满河洲。星河带月流。料素娥、独倚琼楼。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
少日梦龙头。知君犹梦不。算虚名、不了闲愁。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後。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闭门老去著幽禅,趺坐时参柏子烟。书册懒随黄犊角,岩霏宁识白龙涎。

蓬莱山复在何处,杞菊赋今谁与传。不道宝书天尺五,肯分风月到林泉。

张侯经济术,见遇未容心。
扬子执戟老,蒋生开径深。
予亦拙造请,素怀爱园林。
闭门鸟雀喜,朝日上骎骎。
晓来两鹊屋山鸣,报喜多应只报晴。
似为东皇传好语,故留胜赏到清明。
汲汲湖上叟,种瓜湖上园。
晨夕自抱瓮,长此苍玉丸。
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
垂垂一月雨,平陆白浪翻。
屋庐且已没,根蒂那复存。
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先公磊落传胪处,老父迂迟失马中。未必远寻鼌董策,青箱犹可献重瞳。

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
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池台列广宴,丝竹传新声。
至乐非外奖,浃欢同中诚。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

清汝泱泱紫逻深,绿车红旆付重临。圣朝不逆原鸰意,达士俱存塞马心。

日赤报衙容晏枕,夜兰留宴纵清斟。凤池何必全胜此,薄暮归休客万簪。

水上风来麦气生,绿阴窗户有棋声。桃花不隔仙源路,应使秦人见太平。

真君昭密命,纪号表兴隆。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

帝名传祖祢,历数感王公。三五方兴运,明符事亦同。

精金宛成器,悬镜在高堂。后挂七龙网,前发四珠光。

迥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珰。仁寿含万类,淮南辩四乡。

终归一亡有,何关至道场。

河洛称朝市,崤函实奥区。周营曲阜作,汉建奉春谟。

大君苞二代,皇居盛两都。招摇正东指,天驷乃西驱。

展軨齐玉软,式道耀金吾。千门驻罕毕,四达俨车徒。

是节春之暮,神皋华实敷。皇情感时物,睿思属枌榆。

诏问百年老,恩隆五日酺。小人荷熔铸,何由答大炉。

秋日常苦短,秋夜不可阑。叶鸣迅风晚,虫怨零露寒。

月白天炯炯,振衣起盘桓。山川出浮滓,翳彼明不完。

幽兴中道绝,百感来无端。何当诛丰隆,致身无羽翰。

清光亦何私,不照方寸丹。

何处风铃急,松阴见败墙。尘封禅舍冷,草长戒台荒。

有鸟鸣清昼,无僧话夕阳。断碑余字在,扪读一凄凉。

春风来过御儿溪,野雉低飞麦浪齐。
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鹧鸪啼。

片舫飞云色,来时绕百蛮。巳游北极遍,仍向五湖还。

采药桄榔浦,诛茅薜荔山。高风落桂海,直拟谢公閒。

我从洞庭湘水入江处,西南直到湘水源。青山不断一千里,两岸腾掷蛟龙骞。

卸帆日夕湘山麓,侧岭横峰堆簇簇。妙明塔高山四围,玉立千盘裹山腹。

湘江如带横腰去,潋滟江风明雪縠。漫山春木斗青红,窈窕僧房半修竹。

昔游一别今几载,涧草岩花岁时改。春深灵雨钵龙归,日暮颠风铃鹁在。

我欲从僧营一椽,老僧与我同羁缠。有身长住岂云达,无田不退宁非贪。

松花开落薜荔庵,山橦布熟溪毛甘。世缘不深道力薄,山中龙象吾其惭。

亭亭西山云,万仞青芙蓉。下临不测渊,土有太古松。

松顶巢黄鹤,渊中藏蛟龙。蹑屐披云根,乱石翳蓊茸。

隔溪三五人,濯足吟疏风。白发好容颜,无乃商山翁。

汉庭亦已出,书币凋淳蒙。真隐自草木,岂贪世上功。

落日凌紫烟,挥手吾焉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