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溪清水献沙。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新作湖边宅,还闻宾客过。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

官序潘生拙,才名贾傅多。舍舟应转地,邻接意如何。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无人更献椒花颂,
有客同参柏子禅。已悟化城更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门闾冰似清,谯女复苏甥。
幸有室家乐,宁无兄弟情。
灭鄫虽未忍,归卫不容行。
独殿诸昆后,鸾封贲九京。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飚千里,送度长城。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秋声,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程孟阳云:“直学李、杜,天机豪放,他人不能及。
”圣帝明王德业尊,亲为清庙国西门。
皇心自是超前古,况复贻谋及后昆。¤
物物俱有情,情尤钟我辈。
况复病且衰,白发不相贷。
今日送残春,倍觉生感慨。
正恐明年春,此身不复在。
忆昔少年时,逢春便倾盖。
五十六年中,相亲复相爱。
春虽自天来,只在花丛内。
常忧地不宽,栽花容有碍。
买山敢论钱,惟恐力不逮。
花开即欲看,花好还须戴。
诗必为花吟,酒必与药对。
醉则卧花间,岂事形骸外。
醒复绕花行,视之过粉黛。
从人笑我狂,我作童儿态。
自云尽此身,与春长相会。
人事苦相争,花谢春亦退。
我欲苦留春,春去不少待。
为春搅离肠,寝食俱忘废。
悲来不可禁,未免歌慷慨。
我当保余龄,相见犹可再。
若或径溘然,遂成永分背。
愿春略踌躇,一樽容我酹。

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

瓢饮不甘此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

西风伤远别,前计竞成非。
芳草此时暮,故山何日归。
禅应同雅道,贫合长天机。
翻忆云溪伴,无憀对落晖。

洋洋一掬水,纡石自为堤。洞识盈虚理,高山是指迷。

鹊未成桥水尚深,惊看织女下墙阴。弦槽始解胸前意,厨串方知炙里心。

锦段连篇搜丽句,霓裳一曲奏仙音。从今郁郁园中柳,嫩绪千条色似金。

郎亡金,持者谁,十年同舍难相知。不疑肝胆似冰雪,仰天吐气摧双眉。

古人重黄金,交情弃如土。奈何今之人,身为黄金死。

结交心不同,须防未然绝。何时郎得金,白圭之玷乃可灭。

群材方用楚,一士独辞燕。

林下谁为伴,冰霜只自知。生成贞洁性,红紫不同时。

诗篇收寺古,石势带湖寒。白雪终难和,丹霞信可餐。

落叶深埋磴,烟苕曲隐栏。经过人未识,予著鹿皮冠。

迢迢千里路,落落一王生。北地怜秋冷,客怀怪雁征。

素盟空自抱,绿酒共谁倾。入梦家山暮,相思对月明。

何人移化工,亭亭写修竹。高岸展阨塞,㳙流带滫洑。

节撼首阳山,风吟淇水隩。冰霜岁寒深,雨露湘江逐。

朝阳仪凤毛,笙镛满山谷。

郡斋五日思依依,客里清尊兴自违。
微雨隔帘人不见,满庭蕉叶落花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