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四望亭观雪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昔年残梦晓初回,花上啼禽近小斋。可笑只今春梦里,五更攲枕听笼街。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太行山色倚晴空,之子高怀自不同。万卷已开犹恨少,一官多暇固能穷。

行随皎皎长生鹤,坐引萧萧细竹风。会有百城图画在,姓名先列八龙中。

喜到眉端蹙更湾,天然娟媚不须删。笑供沉水和欢道,情暖长须似博山。

江流变血火连天,闻道舟行相后先。今世谋身无第一,政缘夫子爱逃禅。

九十光阴大半空,减衣时候又相逢。柳浓偏妒罗裙绿,花淡还欺茜袖红。

酒兴已随诗兴减,老怀争及壮怀雄。谁能不动伤春感,况在千愁百病中。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

借住空门出世心,萧然一室对虚岑。疏松挂瀑时凭几,凉月披衣独抱琴。

鸟迹没阶黄叶乱,钟声过水白云深。亦知五岳缘犹在,清夜分明梦向禽。

雁影江潭底,秋声浦溆间。
吴儿歌一曲,月子几回弯。

张仙于此炼丹砂,夜夜丹光照井华。犹有石阑遗刻在,将军移置羽人家。

夜静空庭雁唳群,商声偏送枕边闻。无家正值沧桑变,有泪难禁骨肉分。

极目乡云侬陟屺,惊心烽火婿从军。那堪又到中秋节,寂寞兰闺万绪纷。

万里渡潇湘,洞庭一苇驾。不图返故乡,苍茫与之亚。

崩奔万雷鸣,漭沆一川泻。浩浩无陵谷,汤汤兼冬夏。

孩稚饱虺蛇,鹅鸭栖桑柘。舴艋妇子巢,场圃鱼龙舍。

买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古人贵防川,蚁穴严一罅。

如何村落间,众流汇其下?耕凿计已休,畚锸役未罢。

死者长已矣,壮者不得暇。哀哉此苍生,谁将奇祸嫁?

与君始结发,画妾蛾眉长。妆成相媚悦,携手登华堂。

翘翘翠云冠,皎皎明月珰。怜君抱美玉,三岁怀中藏。

拔我头上钗,珍珠十二行。为君缀锦鞯,送君结客场。

铅华从此洗,寂寞掩幽房。君看缕金裙,摺破双鸳鸯。

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

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

山石太嶕峣,孤行疑鲍焦。乱云钟外阁,细草涧边桥。

立马欲相问,前人去已遥。麇麚飙忽影,碧落夜闻箫。

风潭百顷木千章,老向林泉喜欲狂。湍急不妨鸥泛稳,花残应笑蝶飞忙。

独醒忍断杯中物,无病閒抄肘后方。犹有愿丰心未了,每逢邻叟问耕桑。

朝发箄洲头,暮泊鲇鱼口。江山不复识,牢落戎马后。

故乡昔殷富,狂寇屡芟蹂。焚杀一何惨,兵气尚缠纠。

警熛自东来,彩鹢壮屯守。荒忽几疆吏,丧地某至某。

泄泄今七年,未涤豺狼薮。酸涕强西眺,此心更何有。

敝庐荡无存,亲旧睽离久。烟火自葱郁,新屋十八九。

余息骤难苏,疲俗终安否。残妖决可扫,顾影念衰朽。

从来据机轴,是赖活人手。制胜非有他,临事毋一苟。

乱霞明高堞,秋色澹霜柳。对此风物殊,怆然低白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