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象宏阔:唐代边塞诗多有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的特色,本诗也不例外。比如像“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等句,都写得气势磅礴。
2、对仗精美:本诗虽是七言歌行体,但其中有不少的句子运用律句的特色,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对仗也工整巧妙。如:“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等等,都使诗句显得有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般的整饬气象。
3、铁血柔情:此诗主旋律是雄壮慷慨的,但并非一味地心如铁石,毫无亲情、爱情可言。本诗从“杨叶楼中不寄书”(杨叶楼,应指征人妻子所居之楼)开始,转入柔情款款、音韵轻柔舒缓的另一个乐章,词语也清丽起来,像“杨叶楼”、“莲花剑”、“海外明月”、“天边落花”等,一下子就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渴望已久的家乡,想起那楼头窗前终日翘首凝望的红颜佳人。
4、基调昂扬:此诗作为盛唐的边塞诗,透出一股立功立业的高昂之气,虽然战事艰苦凶险――“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虽然思乡思亲情切――“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但是众将士抱着“匈奴未灭不言家”的决心和斗志,不把敌虏首脑打得投降(单于系颈)不罢休,这句“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说得相当豪迈,和李白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反映了盛唐当年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
这首诗用典较多,害得江湖夜雨搬来辞源,找了半天,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首诗的传播。注意该诗中好多典故并非实指,比如“燕然石”、“稽洛川”等,并非是唐朝当时作战的地方,这里只是借用汉代典故而已。这些典故,对于唐代的读书人来说,是大家熟知的事情,并非生僻之词,只是流传到我们今天,就并非人人都一目了然了。
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
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
梨花雪,丝风晓。柳杨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
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罗绮少年场,生春草。
海上幽栖本避名,吟成《梁甫》亦何情。那知长夜修文后,犹主阳春和曲盟。
卷里墨花知自结,坛前带草为谁生。遗孤稽首瞻依处,独把新笺涕泗横。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庭户之间,容光能几。莼蒲之中,江湖之涘。
云碧万顷,长空千里。
黄鹄双飞,朝随莫归。山川悠邈,不女乖离。今当乖违,且复徘徊。
女啄女饮,毋使女悲。
昨朝归骑随春风,墙头始见繁枝红。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丁宁将车不辞远,准待明日寻城东。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却如有语向元子,只恐欲睡闻苏公。多情岂必谢儿女,旖旎自解怜柔踪。
红苞乍拆最娇小,深意含蓄诗人胸。香车宝马满京国,藏春却在禅门空。
虚堂梵放下夕鸟,濛濛花影烟光笼。
梦初阁。残卷馀醒尚著。纱窗外,晴报远钟,曙色纱纱透帘幕。
醒来夜情恶。更听胶胶声作。中心惊,颠倒著衣,却被苍蝇弄听错。
长鸣意谁托。甚风雨凄凄,都未忘却。宁同宛转调弦索。
惊茅店羁旅,金闺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底更促梳掠。
寂寞。岂漂泊。搅无睡残更,翻依鸣柝。同声唱晓天涯各。
怅问寝犹隔,栉笄如昨。干卿何事,向耳畔,触悲乐。
红壁沙版神所苏,琳宫贝堂尤清都。不亦傲岸游五湖,溪山抗手吴船租。
秋萝延拂先人庐,作计亦胜长安居。胡为奇气惨不舒,腰间瘦弄青珊瑚。
掉头不肯顾人事,局面偃卧城东隅。城东问字鲜携酒,矮茅数椽打头走。
经厨茶磨可一肩,家具居然素风妥。爱书尤癖癖独尊,蒐罗漆简沿皇坟。
坛碑猎碣汉瓦文,黄初而下皆儿孙。贮之录曲仓,饷以频伽瓶。
偏旁点画制作精,甚欲返古存其真。赏音只数许叔重,著论犹薄颜黄门。
浮提石汁壶中催,油拳百轴琳琅排。明月代烛,春风动帷。
微闻古香,心神荡开。金刚杵落音如雷,阳驱阴欱波澜回。
商灵振粟雨夜来,元精脱走真珠胎。书成掷笔忽长啸,万古蒙昧如飞埃。
吁嗟乎!识字不耕田,牵舟惯僦屋。蠹鱼囊中笑声作,尔嗜宜难媚今俗。
人有计然书,人有朝元录。衣披九霞府群玉,安得从君蹙眉读。
士固勿相强,畴能竞尺曛。墨磨世诚病,宦养雅可徵。
优哉游哉岁辛勤,作诗一散苍蝇声。
短行欺郎奔月宫,秋风夜夜桂花红。奴非窃药因何罪,一样孤眠风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