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五日一出游,原上草木初辞秋。惜哉岁歉寡欢思,且觅二子吟穷愁。
市中扰扰岁百家,落日鼓已鸣官衙。饥民入市竞挐攫,野店插竹凭拦遮。
故人住近宫墙左,破壁经时有烟火。吏病岁能索市租,客来聊复供山果。
芒鞋日晚踏市尘,城上月出光愁人。斜阳欲没尚未没,照曜树顶栖鸟嗔。
城南城北荒途永,城里蓬蒿余百顷。桧柏难寻隐士坛,辘轳已断仙人井。
前时一雨润麦田,短麦稍喜抽平阡。已看黄口竭樵采,忍听白发谈丰年。
道旁一辈还相告,曰昨征西捷书到。百斛襄船米禁开,征人失喜居人噪。
我今作客虽一方,百里尚得称吾乡。眼中见此谁得忍,树赤岁皮石岁粉。
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唐津浩浩舟车。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
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
平生壮图。笑到此、反区区。正似齐门抱瑟,不解吹竽。
视吾耿耿,道玉佩、或能利走趋。如不尔、归老樵渔。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捲复舒。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
我爱圆明道眼明,简书时复寄鲰生。谈真辨妄输达士,背正归邪笑世情。
且隐骊珠光万丈,奚贪尺璧价连城。穹庐高枕无馀事,静听潮轰北海声。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聚散真成水上萍,沙头立马望双旌。皇华载喜兼常?,伐木那堪续渭城。
几处梅花寒腊尽,数程桑梓暮云横。一觞且醉车傍酒,桂岭燕都万里情。
绿塘深涨雨,红芰静舒花。卧上三竿日,晴喧两部蛙。
老饕犹善饭,水厄怯逢茶。拟到新池畔,来寻谢客家。
忆昔金銮直,天颜喜色新。草麻惭大手,命相得良臣。
内赐充怀袖,廷扬耸搢绅。秪今馀典册,那复见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