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和韵三首

萧然陈迹寄林坰,千古谁分伪与真。
惟有离宫歌舞地,遗簪坠珥付耕人。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院落阴阴卷昼帘,彩绳高挂矗青天。
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
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彩罗鲜。
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新诗似霜月,谛玩清且好。
欲见势未能,思君令人老。
启蛰在朝夕,雷雨发枯槁。
愿言从杖履,高吟备搜讨。
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
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
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夜长檐霤寒无寝,日晏厨烟湿未炊。

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故人骢马朝天使,洛下秋声恐要知。

谢却君恩入寒尘,宫花从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寿,娄敬先为作俑人。

禅窗夜雨不成寐,侧枕微吟聊自慰。老僧破竹编疏篱,滋养菊花开也未。

葫芦架底破寒声,薜荔墙间浮湿气。安得九霄出月光,北照帝城分象魏。

豪门秉烛各丝簧,醉杀五侯拜七贵。明朝老仆畏冲泥,却省探囊沽酒费。

欲过西林问寂寥,煮茶不尽淡中味。

大埔多春兴,寻春约胜游。一湾流水远,三径竹林幽。

测景桑麻地,飞觞花萼楼。醉归山路晚,还送碧溪头。

寒藤骨数百尺,枯木大七八围。挽取到公奇石,俱还数幅寒溪。

西湖卜隐为诗忙,吟到梅花字字香。
鹤不归来山寂寂,梅边闲咏月黄昏。

独客无家望转迷,山空木落气凄凄。愁催短发浑如鹤,病觉长身不称犀。

书断蓟门天万里,禅经秦树雪千溪。何由去学神仙术,一鼎丹砂夜自泥。

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

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红棉碧嶂挂斜晖,陌上谁歌缓缓归。二月杨花飞似雪,东风吹上酒人衣。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云崖倚天开,苍渊下澄澈。
世传灵剑飞,山石千丈裂。
神踪去不返,今作蛟龙穴。
是非漭难诘,岁久多异说。
惟当清夜来,静赏潭上月。
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使客下青霄。
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
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
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千古蛾眉寄此声,细翻歌谱与闲评。白头慷慨谈兴废,红粉飘零半死生。

残月晓风留绮语,幽窗冷雨动痴情。若教词出吴娘口,唱到多情泪更倾。

县僻山争路,桥低水半隈。春阴溪雨涨,午日石屏开。

小隐非吾愿,中年奈此材!可怜王录事,不为送钱来。

侍儿,子仪命足成词,戏作
秋入华堂一味清。四山环碧眼双明。欲送主人天上去。无绪。一尊已带别离情。
洞府桃花常许见。□□。为谁特地惜娉婷。时子仪侍儿久不肯出。只待明年春醉里。偎倚。耳边听唤状元声。

小斋无物足游观,石砚瓷壶一两端。听雨恰宜千个竹,钞诗合带一分寒。

静中生意窗前草,悟后心香案上兰。好是匡山排闼入,朝朝把作画图看。

往事镌镵一梦同,游人聊此可从容。神仙已逝境犹在,洞府虽深户不封。

阅遍古今云木老,洗空尘土石泉舂。此怀清白堪超世,何必星精特地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