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沧江远,浮云碧汉流。逢时愁上仲宣楼。漫说当年刘表,在荆州。
探把菖蒲盏,还胶芥叶舟。隔宵堆怨玉搔头。吊屈湘波何处、此淹留。
短篱黄菊满秋晖,把酒相看醉不违。却道我家元自有,帽檐不与一枝归。
孔翠耀其羽,乃为俗所珍。神龙处九渊,潜跃固有因。
小人役琐屑,君子扬其芬。遐哉颜闵烈,千秋洒灵芬。
出事金玉昆,入奉堂上亲。恩义苟不亏,岂必馔芳薰。
爰骋六艺圃,载泳诗书津。何当继乔木,振佩蹑高云。
若个风姿可肖卿,曾于纸上唤真真。天生媚妩宜留影,宫样梳装更出尘。
难使有情空色相,偏从无语著精神。愿为周昉纤纤笔,粉泽脂香得一亲。
扬子江歌十三首,首首追随扬子走。总歌之后起吴淞,滚滚奔腾初出口。
西上江阴第一重,炮台兀据江能封。金焦帆影联翩过,明月扬州岂易逢。
建康千古无情地,称帝称王真若戏。试上台城望后湖,湖波冉冉挑诗思。
芜湖自是稻花香,九派浔阳势莫当。小姑名与彭郎伴,应有梅花岛上香。
洞庭浩瀚群流聚,冬日风涛尤可怖。孟杜题诗今尚存,湖滨前有诗人住。
包君所记至此止,安得有终并有始。其馀七首应更奇,剑峡夔门更险巇。
况乎诸葛与杜甫,诗人名相世之仪。当日此歌一出皆欢喜,不胫而走数千里。
江南才子手自裁,蜿蜒一往如江水。六十年前年少郎,有谁不唱长长长。
尔时我年方六七,亦同学习乐洋洋。想像江山似图画,佳名络绎如珠挂。
一别长江今廿年,寂寞何人温旧话。偶逢故侣重相集,十忆二三相挹挹。
朅来更爱樊城美,蓬岛三山难与比。雄浑飘渺两相兼,朝看暮对无时已。
三楹小屋傍烟霞,浪说而今自有家。辛勤还学灌园叟,恼看杂草喜开花。
今宵忽读扬子歌,悲欢间作意无那。心惊一角巴陵句,瞿然梦觉忽生魔。
临风无泪可挥弹,惆怅难平百感攒。何日扬舲上扬子,看遍青青江上山。
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
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