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

姑射丰标惯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
雪边未了孤山约,尽有春风一面妆。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日寒关树外,峰尽塞云西。
河广篷难度,天遥雁渐低。班超封定远,之子去思齐。
禁路追随又两年,长午那句使鱼缘。
壮心未展伤迟暮,捷径无工较后先。
软饱三杯未去客,横蒲十幅得风船。
眼中有句无人道,谁与收归古锦编。
二十年前鬓未斑,下滩归路落潮乾。
如今衰发三千丈,却趁潮平再上滩。

家有园池乐寿康,四时随分得徜徉。鱼游春水吾同趣,莲拆秋房客共尝。

风里松声传古调,雪中梅蕊验初阳。官闲身老犹帮俸,家有园池乐寿康。

六尺湘裙贴地拖,折腰相对舞回波。偶然风漾中单露,酒晕无端上颊涡。

天宝年间事已非,先生不醉将安归。当时豪气三千丈,倾国名花赠玉妃。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

难与助为理,聊复共偃卧。文叔迫我甚,客星犯帝座。

城南气初新,才王邀故人。轻盈云映日,流乱鸟啼春。

花飞北寺道,弦散南漳滨。舞动淮南袖,歌扬齐后尘。

骈镳歇夜马,接轸限归轮。公孙饮弥月,平原燕浃旬。

即是消声地,何须远避秦。

高馆百余仞。
迢递虚中亭。
文幌曜琼扇。
碧疏映绮棂。

应辟江南肃政堂,君才十倍宪诸郎。先公向已乘骢马,多士今还睹凤凰。

祖帐晓开山木霁,官船夜泊水花凉。三吴民力诛求尽,当为明时振纪纲。

程子读汉书,一字不轻过。诸葛隆中吟,乃独观大略。

处则为名儒,出则为王佐。殊途而同归,卷舒无不可。

拙哉边孝先,碌碌将何作。

谁将万柄青夫容,横空倒插成此峰。性情自出倒傍外,气势尚在回翔中。

孤根一削不盈尺,危乎殆矣逾玲珑。旁有巨穴幽且怪,以火来照天光通。

苔纹迸裂石乳腻,蝙蝠侧翅惊盘空。松杉千尺覆其上,长根乱走如蛟龙。

野亭一角就平衍,山光下射青濛濛。群流趋涧众响激,魂魄凄慄天无风。

冷泉判事有苏老,风流照耀谁能同。我来但得遂佳赏,归将眼福夸邻翁。

问尔几年辞印度,飞来傥有神灵护。冥冥雷雨满秋山,万石腾空待飞去。

少壮舍我去,回忆如隔生。古人皆百年,安取多余赢。

此刻未即草木腐,此刻足与日月争。日日日有明,月月月有盈。

数之已山积,览之无寸程。人生如此便了却,而何不可齐殇彭。

故人远相问,珍贶非瑶琼。迟迟久未报,何以慰其情。

生前之日操之己者且无据,死后之日听诸人者将安凭。

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不到奇穷总不奇,田园鬻尽忍长饥。家贫幸免官催税,事少惟来友索诗。

日出尚眠宵坐久,客来待借午炊迟。穷途莫道生涯尽,尽有文章作酒赀。

白首家无定,青山尔又归。京华词客贱,秋雨故人稀。

钟动催霜叶,潮平载夕晖。鉴湖南月好,为我选渔矶。

道远胡为至此哉,班行见说正须才。
多应诗兴清无奈,特为观梅故一来。

河洲辞返棹,岭路候征鞍。地以横分剑,山从直北寒。

野梅香可嗅,猿洞杳难攀。惟有贤祠鹤,千秋明羽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