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兴庵壁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寂寞万峰头,佳节成虚度。
贫无一盏灯,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价太穹,无缝塔入门辩主。
厕筹子动地放光,利市官招财满库。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梅花吹入谁家笛,
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
云断澄不月。
月影下重帘,
轻风花满檐。

飘零已觉二毛侵,且向西风问苦吟。蜃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星垂钟阜知天近,水入秦淮似海深。不是秋帆连夜发,典衣呼酒共登临。

斗帐初垂懒卸头。任他紫笺减秦篝。帘外银河天似水,数更筹。

梧叶催虫凉到枕,花枝和月午当楼。还似残春寒食后,一般愁。

秋霜肃肃摧庭枯,晨风何悲夜鸣謼。使妾为遘不须臾,恍兮类君忽若无。

为君中夜为踌躇,雕栏簌簌悬真珠。二十八宿罗天衢,欲明未明焉所如。

君当为龙妾云俱,冲飙在天忽驱之。西流之蟾东飞乌,乐往忧来不相虞。

盛年冉冉辞人徂,裁吟代哭中成吁,安能为情自卷舒。

鼓绝掩山城,空堂思超忽。孤灯明夕帷,悄悄凉风发。

落叶何飘萧,飞萤互明没。客窗临古寺,坐待微钟歇。

西来山色照邢襄,北走并州拥大荒。巨麓秋阴沙渺渺,石门寒气雨苍苍。

天边睥睨悬句注,树杪飞流挂浊漳。摇落故人堪极目,朔风千里白云翔。

五千言外悟精真,劫劫过来不坏身。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

龙楼问寝正鸡鸣,玉佩丁东晓气清。春入椒房偏起早,三茅观里未钟声。

昨夜杏烟娇暮雨,一带垂杨,绿到春申浦。翠袖倚栏凝不语,啼莺劝得东风住。

帘外卖花声欲度,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载酒前溪人按舞,鸳鸯飞上相思树。

洞户呀然透碧溪,竹轩茅榭映高低。行人不待桃花发,一到仙扃已自迷。

春风昨夜入南枝,浃髓沦肌释冻威。和气晓来无著处,满空飘作綵云飞。

渺渺横烟渚,凄凄挂月村。酒非邻舍取,诗复故人论。

世态乌栖屋,生涯雀在门。西山却多思,松雪动吟魂。

吏散长廊静,杖藜巾一幅。只图宽眼界,不管穷脚力。

野水露微湾,寒山出寸碧。待拍洪崖肩,蓬莱真咫尺。

好在龙沙黄,俄入鸾江碧。

晓莺催起。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
桃花自贪结子。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三春芳意遍群葩,今日崧高肇锡嘉。
西馆暂为汤饼会,北堂长奉彩衣华。
只今喜有菟裘约,此去仍标桂籍花。
吉甫重歌山甫诵。

浩气腾腾毓在姑,千秋不愧此方壶。但知淟涊无生路,肯信波涛是死途。

虎口哮咆终属幻,龙宫晶皎逝还孚。深闺自可怜同调,各为其亲各为夫。

焦桐慕素丝,明镜照芳姿。之子一相见,关山远别离。

秋风动萧晨,早凉生绮阁。不恨秋风凉,但恨罗袂薄。

柔肌莹冰雪,美目耀春星。谢彼脂与粉,还吾婉娈形。

秦女引凤吹,蜀客求凰操。丝竹虽殊音,宫商本同调。

焚香理瑶徽,对镜扫蛾眉。焦桐有时斫,明镜无时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