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闻笙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你喜欢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寥寥倚浪丝,口祭口祭沉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病学高僧置一床,披衣才暇即焚香。闲阶雨过苔花润,
小簟风来薤叶凉。南国羽书催部曲,东山毛褐傲羲皇。
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堕在虚凝一色边,完全头角不完全。
溪东西岸难收放,纯白何妨露地眠。

游豫恩同万国欢,新年佳节候初还。华灯烁烁春风里,黄伞亭亭瑞雾间。

可爱清光澄夜色,遥知喜气动天颜。自怜曾预称觞列,独宿冰厅梦帝关。

运历三元正,升平太古同。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

驼褐倚禅榻,丝鬓扬茶烟。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

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

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

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虚阁近鸣湍,应宜把一竿。雨伤春麦烂,风折晚蒲干。

抱瓮临江汲,携书入寺看。自惭何独幸,世难此偷安。

夥涉矜豪欣据陈,力崇司过督群臣。欲将燕雀轻天下,自使侯王不复亲。

晚上危亭览物华,斜阳影里度归鸦。
暮山隔断乡关睡,矫首临风眼欲花。

心自寒灰者,身犹火宅栖。龙眠归钵底,虎负过溪西。

旧雨禅林在,新松梵宇齐。长风递仙呗,出世入岩溪。

老病不得归,独处常戚戚。二子江南来,眼暗初未识。

生常戒垂堂,肌肉如雪白。一月长途间,海风吹尽黑。

买酒为相劳,问荅向中夕。迢迢汉阳簿,春来断消息。

阿宣在母傍,颇知工翰墨。艰难且拨弃,倏使沈忧释。

所愧无定居,百岁半为客。经营须及早,尚爱龙湫僻。

况近读书台,云销四山碧。泉深出丹砂,地冷多琥珀。

既非匡世资,庶遂陶阮逸。良辰戒僮仆,匆匆又南北。

五月方郁蒸,日气成霞赤。出入非所宜,川陆慎所历。

惜别岂无泪,向汝难再滴。秋江有鲈鱼,当挂吴淞席。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我行逢暮春,惆怅辞山阿。莺花徒烂熳,光阴已无多。

慊慊城乌谣,烈烈耕田歌。椅梧生高岗,浮云蔽其柯。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匹练横空日气清,菰蒲叶战风萧萧。一声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拥潮。

相见遽言别,思君廿载劳。冥心更世变,埋照益名高。

句健规双井,杯深藐二豪。无言看鬓发,江海日滔滔。

秋水芙蓉怅有思,美人肠断倩谁知。可怜画里荒寒景,恰写离魂欲去时。

名都标佛刹,梵构临河干。举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攒。
步登诸劫尽,忽造浮云端。当暑敞扃闼,却嫌絺绤寒。
禅房最高顶,静者殊闲安。疏雨向空城,数峰帘外盘。
午钟振衣坐,招我同一餐。真味杂饴露,众香唯茝兰。
晚来恣偃俯,茶果仍留欢。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

古有李道士,相传八百岁。功业杳无闻,徒将甲子记。

深山有木石,历久或不敝。毕竟块然存,淡漠亦无味。

好学推颜子,治安策贾谊。其道不能死,生气满天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