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懿范儒家出,灵台拂地平。
活人裨惠爱,教子以忠清。
康肃母无愧,中郎女有声。
老天昭德报,兰桂满庭荣。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乌延一挥手,岁月如奔流。谁知头半白,重见须双虬。

面冷庞一铁,气雄吞九州。门庭外虽设,毫发终无留。

此时可见者,如君实难求。人固不易亲,而我独见酬。

半年话畴昔,论极非谬悠。但云置是事,可质为冥幽。

功名本何为,入手如上钩。我每壮其言,心肯屡回头。

别来已七月,怅望逾三秋。近闻复来此,只尺不相投。

元戎奉天讨,知与造化谋。化城两驰突,直控咽与喉。

乂斩万馀级,少快姑暂休。此锐且就养,彼生岂容偷。

君谓乃吾射,含笑缠臂鞲。今秋取天祁,明年入兴州。

遂复都护府,再见万里游。汾阳异世勋,子政如缀旒。

未或便相袭,且作仲升侯。

与君邻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
更漏一新闻晓角,门阑数级看秋花。
湖山对值全如买,风月相期不用赊。
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王业分明记昔年,乾坤日月尚双悬。虹霓初亘牵牛际,雨露遥承附凤偏。

握节可曾干斗象,持签时亦傍炉烟。繇来国脉难调久,自省原惭士雅鞭!

池边二十五亭台,个个朱窗向水开。亭下扁舟荡双桨,打鱼送酒几回来。

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因次其韵
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论文齿颊带冰霜。凤阁从来宫样。
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折花聊尔问行藏。曾见横飞直上。

伊闻女希氏,奋迹鸿荒日。神功羲农并,吹簧豁阴郁。

鳌极本寓言,蛇身竟恍惚。遗墓赵城侧,古庙松杉密。

霍岭峙巑岏,汾川眇荡潏。穆穆秉德臣,肃肃拳瞻谒。

祈灵溯遐躅,明禋备精物。天虽积清气,运久恐漏阙。

徒炼五色石,寥廓讵能越。送子顾周道,俾我心于邑。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
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采莲女,采莲归。落日晴江里,莲舟渐觉稀。莲茎有刺不成折,争弄莲花水湿衣。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语低鬟幽思远。碧玉搔头落水中,粉痕零落愁红浅。

闪闪动鸣珰,初来烛影傍。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
静发歌如磬,连飘气觉香。不言微有笑,多媚总无妆。
坐缺初离席,帘垂却入房。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

冲泥三日仆夫僵,霂霢迟迟十里长。圆岭赪呈偶剥块,方池绿浸未分秧。

雨深云在晴非碧,潦甚泉翻沸若浆。间惜棕身清几丈,不陵绝顶但依墙。

花蒂今何在,亦是林下生。何当垂双髻,团扇云间明。

海竭山移岁月深,分明齐得世人心。颜回徒恨少成古,
彭祖何曾老至今。须向道中平贵贱,还从限内任浮沉。
他年免似骊山鬼,信有蓬莱不可寻。

夜阑玉篆香消。漏声遥。独自钩帘新月、上花梢。

乡梦断。春灯暗。正无聊。闲叠红笺小字、赋樱桃。

转壑穿林驾小车,曈昽初日散平沙。
春光恰似秋容淡,处处春风吹落花。

当筵一曲曲尘纱,十里珠帘月半斜。枨触江州旧时恨,青衫团扇阿三家。

镇日恹恹倦倚床,兰闺人静昼初长。闷怀萦绕人鹦鹉,春色飘零到海棠。

姊妹离情频怅望,诗书滋味漫评量。无端暗感韶华换,又见新雏燕绕梁。

等閒垂手去,八面清风生。
大悲不展手,通身是眼睛。
绕屋丹光炫晓霞,隔溪山色映鸥沙。
几回谈笑停杯坐,帘外春风落杏花。

朝来忽睹淡妆新,浓抹将毋色未真。自是中心无所向,不妨今昔现分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