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懿范儒家出,灵台拂地平。
活人裨惠爱,教子以忠清。
康肃母无愧,中郎女有声。
老天昭德报,兰桂满庭荣。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岩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
荒村三两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茅斋无客至。冰砚冻寒泚。南枝喜入新诗里。恼人频嚼蕊。
因思去腊江头醉。倚动客兴伤春意。经年自叹人如寄。光阴如捻指。光阴如捻指。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首,家在凝岚一点中。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
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
贫困尽从秋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
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新冬行乐赏新晴,几个江湖旧友朋。
霜蟹得橙同臭味,梅花与菊作交承。
樽前尽是论文客,林下那逢好事僧。
机解到时言语别,李翱诗句入传灯。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环湖曲曲露香清,醉袖褰风取意行。
翻爱李园方沼碧,界金几朵艳羞頳。

迢遥岱岳海漫漫,秋兴如君未易阑。三观云霞天上坐,蓬莱宫阙掌中看。

才探绿绮阳春动,一说干将紫气寒。词客吴门谁不羡,王家兄弟雅盘桓。

丹霞覆苑洲,公子夜来游。终宴清露冷,折花登彩舟。

吾师有子旧承颜,千里徵铭馆阁间。去绾数金酬綵笔,归镌片石藏青山。

野棠立马人辞墓,津柳迎舟客渡关。满眼临岐双涕泪,不因为别故潸潸。

东家买金钿,西家买翠钿。双鬟耀钗泽,颜色如春妍。

朝开铅粉匣,金翠争光鲜。妆成倚高楼,谁不生爱怜。

君不见采蘋老人门似水,娇女无钱作梳洗。学他邻舍为花钿,惟将素面贴苔钱。

䰐鬖两鬓雪垂腮,消得长生药半杯。枸杞或闻岩下吠,莲花曾见火中开。

函关望气青牛度,天竺驮经白马来。道眼同归无物地,也知明镜本非台。

梦魂化蝶寄流楂,飞绕江蘋漠漠花。长笛一声惊忽醒,蛟龙窟畔有人家。

看东风、柳摇金缕。精神顿美如许。独怜老我双蓬鬓,无复少年张绪。

桃叶渡。任山水清妍,可柰非吾土。借人茅屋,但有客相过,清茶淡话,闲与论今古。

伤心处。客去卧听鼙鼓。看花浑在烟雾。姑苏台榭笙歌散,麋鹿又如前度。

谁恁误。教无限苍生,命堕颠崖苦。蒹葭洲渚。赖有个扁舟,三竿钓竹,相伴闲鸥鹭。

郭外行应好,香清荷芰风。
到来茅屋下,谈笑竹林中。
径草先秋绿,江云过日红。
眼前不平论,难禁白头翁。
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
自掩残书推枕睡,江湖秋梦水云宽。
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岁月方惊离别尽,
烟波仍驻古今愁。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
还有吴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
一囊置我琴,一囊置我笛。
明月照寒江,扁舟吊采石。
栏杆閒倚日偏长,短笛无情苦断肠。
安得身轻如燕子,随风容易到君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