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荆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
回望江宁,只看见柳花飞尽,城头春旗在黄昏中招展,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
注释
谒(yè):拜会。
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封号“荆国公”的简称。
春江:暮春时节的长江。
渺渺:指江面辽阔宽广。
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
烟草:笼罩在烟霭之中的草。
茸茸:花草柔密,非常繁盛的样子。
春旗:春日之旗。

赏析

  此诗前两句归舟所见大江、岸上之景,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环境;后两句写作者造访不遇返回时的怅惘之情。全诗借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暮春之景,融入诗人对长辈尊敬盼见而未见之悠长不尽愁情,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开头两句即写归舟所见大江的情景。第一句写江水,“春江”点出时令,“渺渺”点出水面的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春江浩荡,水光接天,江面上飘着一片白帆,景象极美。然而江面愈是宽阔,愈衬出船的渺小,又愈透出孤寂之感,而这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如同舟中也载着诗人的万斛烦愁。表面上全是写景,实际上是景中寓情。
 
  次句写岸上。“茸茸”点出花草的柔密茂盛,从下文“柳花”来看,可知此时已是暮春,春草已经长得非常繁盛,此刻被笼罩在烟霭之中,迷迷茫茫,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春草连绵不绝,哀愁也无尽无休。以上两句写景物,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这些景物中,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境界,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

  访人不遇,使人怅恨。所以临归去时,即使明知已没有希望,诗人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访者居住的地方或方向频频回首,这是访人不遇的一种普遍心理。诗人此次离开江宁,不知何日才能再来,所以不可能掉头不顾。然而回望江宁,惟见柳花乱飞,城头春旗招展,太阳已快落山,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柳花吹尽”说明凝望的时间已久;“春旗催日”则是说落日已在城头所建的旗帜之下,春旗迎风飘扬,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纷纷乱飞的柳花使人心烦,落日的余辉告诉人时间已晚,夜色将临,没有可能见到所访之人了。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如一江春水那样远,那样深,那样悠长不尽。

  全诗通篇四句,采用融情入景、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深得唐人风致,用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苍茫迷离的氛围,烘托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创作背景

  王安石是诗人尊敬的长辈,诗人曾游学于他的门下。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阻,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此诗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人往访不遇之作,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
(1040—1122)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长洲,字子通。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猜你喜欢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香苞吹尽翠成围,墙角萧萧一径微。
已喜轩窗无俗韵,更怜风月有清辉。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
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临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万斛蛟漦,千堆蜃沫,沈沈碧海今夜。湘蛾倚殿,贵主还宫,新捣都梁无价。

金盆煎处,趁月里、桂华初谢。浓染鲛人茜泪,小衬冯夷冰帕。

天风彩鸾斜跨。杜兰香、水边閒话。几遍龙堂游戏,蓬莱乾也。

多少望陵愁梦,空剩得、分香雀台瓦。散与人间,斗他檀麝。

春波饱微绿,斗柄涵虚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冷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
南洞更幽绝,仙佛令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
乳泉助茗盌,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

策倦疑无路,低松暂可凭。老僧远招手,更上最高层。

湛湛江湘阯,萧萧芳树林。褰华思有赠,馨香盈我襟。

美人渺千里,欲致无依因。江寒风已厉,旷望愁人心。

且复置怀袖,聊以襞锦衾。

黄篾楼中惟饮酒,楼下长沟凫雁多。湾头桥断浮青草,湖面风来生白波。

馋奴竟煮脱绷笋,老鱼戏唼如钱荷。诏书宽大到海角,河北饥氓争倒戈。

塞上秋始肃,野草叶叶黄。
侬家有菊花,灼灼不忧霜。
清明佳节属良辰,行乐东郊宴席宾。
风柳不胜春气力,露花无奈晓精神。
管丝远近青堤上,楼阁高低渌水滨。
多少舣舟何所用,府公便是济川人。

春水腻如油,春树绿于染。可怜小桃花,临水照春脸。

人家在何处,茅屋枕孤崦。麦苗郁青青,菜花飞点点。

比户事耕桑,高风足勤俭。儿童放学归,一笑柴扉掩。

古来黄绮风,即此应无忝。何当早卜邻,永辞仕路险。

幽蛩藓砌,正庭院黄昏,晚凉天气。落叶西风,吹作满空寒意。

华年半是天涯度,暗思量,旧欢今事。萧条书剑,凄凉弦管,倦游情味。

黯回首、家园此际。但千嶂寒烟,都无层次。耿耿羁怀,说与断鸿应寄。

只愁迢递书难到,更关河、带将离思。鬓丝凉怯,带围新减,为谁憔悴。

清名俭德重当时,道路人传即口碑。全陜山川遗爱在,留官管钥旧臣宜。

门无杂客迹如扫,案有残书手自披。几疏乞骸恩未许,朴忠应结九重知。

胜迹重游喜共登,遥山浮水影飞腾。三千界外秋光动,百尺楼中夜气澄。

香满乾坤八月桂,星连上下万家镫。酒阑还向高僧话,几度禅林感废兴。

黄犊上阪不得息,苍鹰啄泥长苦饥。秋原四顾惨白日,茫茫使我中心悲。

我驱单车来,落拓走燕赵。市上今无击筑人,高歌呜咽谁同调。

道逢乞食儿,脱剑赠之聊一笑。北风浩浩吹桑乾,洪潦没辙行路难。

村庐漂尽禾黍槁,嗷嗷鸿雁声嘶酸。谁家少年解行乐,金丸如雨弹黄雀。

燕啄龙归事已陈,本初仲颖亦成尘。千秋抉眼东门客,输与焦头烂额人。

轻薄青楼浪得名,病来傲骨已全轻。齐盟不敢争牛耳,空愧虬髯号长兄。

雇直肩舆游兴浓,一重一掩荡心胸。才穿常建空潭影,又踏夫差试剑峰。

北海东湖如夹涧,随山拂水总朝宗。下来云气生衣袂,爱听松涛杖已慵。

暮春春服成,当暑袗絺绤。秋阳以暴之,岁寒知松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