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初年雨候迟,巩洛河流小。摇摇芳草岸,屡见春山晓。
清露洗云林,轻波戏鱼鸟。唯言故人远,不念乡川眇。
舟楫去潆回,湍溆行奔峭。寄书千里路,莫道南鸿少。
君在庐山知不群,有疑是鹤又是云。生死尘埃污不得,
眼前荣利徒纷纷。今日惠然来访我,酒榼书囊肩背荷。
拂除衣上饵烟霞,昨夜胥门宿蔡家。天然不饮亦不食,
抛名换姓觅不得。且向人间作酒仙,不肯将身生羽翼。
停形为饵天地根,世人皆死我独存。洗虑因吞清明箓,
世人皆贪我常足。栖子妙今道已成,手把玄枢心运冥。
能令鬼哭神效灵,身如飘风不可绊。朝游崆峒夕汗漫,
向来坐客犹未散。忽忆罗浮欲去时,遥指孤云作路岐。
海上仙游不可见,人间日落空桑枝。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五月雨晴梅子肥,杏花吹尽燕飞飞。时光已到青团扇,士女新裁白苧衣。

黄鸟故能已寂寞,绿阴何必减芳菲。子云自得幽居乐,不恨门前辙迹稀。

子才五色石,补天曾以此。馀才散为诗,或突或如砥。

今赋千人坐,秀句尚红紫。谁谓丈人丑,贵有幼妇美。

一篇似难又,连篇不觉几。谓即事深刻,打拓满城市。

先时漫无文,增重信伊始。我如呼风鸱,悲鸣自堪耻。

子如希有鸟,九万借风喜。上掣层霄云,下掠沧溟水。

馀力播此石,久静当■起。点头有公案,悟诗与禅比。

不然只冥顽,一石而已矣。我言子无答,一言而已耳。

尚容答千人,琅玕杂然倚。还招旧时月,总照新象里。

我复就盘陀,箕踞脱双履。咏言证千人,使石无妄拟。

系马城西市,振衣江上亭。波光环槛绿,山色送帘青。

画栋花涵室,纱窗墨染屏。主人频洗笔,索写换鹅经。

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

满头且应良辰来,一夜宁衰浅意香。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钗燕衔将缥缈春。十分春恨入眉频。粉绵休拭镜奁尘。

葱指试拈琼管怯,绣衾翻与兽炉亲。为题闺怨定愁人。

远望浑如两乳同,近前方信两高峰。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

百尺高楼迥,烟云面面开。蜀山还北向,淮水自南来。

荒草寒筝浦,斜阳下弩台。不须悲故国,重吊楚江隈。

鸡鸣野店晓风寒,一枕清宵旅梦阑。残月渐低星未落,曙光送客过青山。

高唐不是这高塘,淮畔荆南各异方。
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杀楚襄王。

独立苍茫湖上台,千家烟火隔蓬莱。船依古岸渔归晚,花落孤山月满苔。

彭蠡平分红蓼渚,匡庐半入白云隈。酒阑不尽当歌思,徙倚东风未易裁。

竹冷苔凄閒小院。尘满银瓶,月满双团扇。江上峰青人不见。

鲛房珠串今应剪。

六六阑干都拍遍。燕去钗梁,凤去菱花面。蓬水蓬山清又浅。

回生仙草风吹断。

南游夙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瓦剌提封尽入边,新藩瞻谒到伊绵。拘弥纪载多荒略,世系翻邀御笔传。

五岳终难竟,蹉跎岂漫游。家居如旅梦,春雨似深秋。

樽冷山云外,潮寒岛石头。与君忘世故,正好此淹留。

能延仓卒客,不以在亡辞。
错倒蔡邕屣,初无匡鼎诗。
病多殊怕酒,算少敢谈棋。
愿见纤纤玉,经红擘荔枝。

淡水向南趋,乘涨多纡折。古社依上流,番社参差列。

日暮乃停骖,乍望心如结。篱缺见溪光,沙岸水方齧。

谋将社寮移,众番情辞切。我与番众谋,非可一言决。

相度宜周详,经费宜樽节。暂施堤防功,且待秋潦竭。

秉烛坐中庭,劝谕均晓彻。老番共扶携,幼番各持挈。

惇庞诚可嘉,整肃尤可悦。忧劳长善心,此理信前哲。

清磬声声彻,悠然夜未分。山高迟见月,竹密静留云。

色相岩间石,空明水面纹。立身尘坌外,思共鹤猿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